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学会学术 科创中原论坛

第五次全球变化下的国际动植物互作论坛预告

来源: 河南省动物学会 时间: 2024-12-13

  为传递动植物互作生态学学科前沿进展、推动动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发展、促进生物学家交流合作,河南省动物学会将在河南新乡举办“第五次全球变化下的国际动植物互作论坛”。论坛邀请了一批国内外活跃在科研一线的著名科学家,同与会代表分享和讨论学科发展前沿、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推动全球变化大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等理论和实践研究。会议设有特邀报告、研究生论坛和壁报展示等环节。诚挚邀请专家、学者、学生参加此次会议并作学术交流。

  会议时间:12月16日至18日

  会议地点:河南省新乡市开元名都大酒店(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平原中路888号)

  参会人员:全国动物学和生态学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动植物互作与协同进化研究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林业部门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管理人员、 相关优秀研究生代表。

  部分报告题目及专家简介

  1.《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种子萌发和鼠类贮藏行为》

  张知彬,海南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动物生态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欧洲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局局长。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有害生物控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曾主持国家“973”项目、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资源专项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生态学会突出贡献奖、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突出贡献奖等。入选2024年全球生态学与进化领域顶尖科学家排行榜(Research.com)。2020—2022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SOCOPUS)中国高被引学者(生物学)。现担任国际动物学会(ISZS)执行主任、Integrative Zoology 主编。

  2.《Genetic basis for animal plateau adaptation》

  詹祥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种群和进化遗传学研究组组长,中英生物复杂性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鸟类迁徙、飞行和极端环境物种进化遗传学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等。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受邀担任Science Bulletin、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Heredity等国际期刊编委。迄今为止已经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部分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Nature Ecology& Evolution年度回顾工作”等。

  3.《野生动物演化与保护:基因组学和大数据视角》

  胡义波,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秘书长。一直从事大熊猫和小熊猫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遗传学、分子生态学和适应性演化研究,围绕大、小熊猫趋同演化,大、小熊猫遗传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和濒危历史等科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相关论文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PNAS、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Molecular Ecology、Ecology、Ecology and Evolution、Gene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并得到了国际同行和科学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迄今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论文近40篇。

  4.《采油蜂与石斛兰花多维互惠传粉系统的新发现》

  黄双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传粉生态学、动植物相互关系、进化生物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向的研究。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首批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受邀担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Pollination Ecology等国际期刊主编和编委。先后在American NaturalistEcologyEvolution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New Phytologist、Oecologia、Oikos、Annals of Botany等国际进化与生态学、植物学宏观领域的主流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文章30余篇。

  5.《气候变化下海洋贝类生物地理学:从环境监测到生物适应》

  董云伟,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潮间带生态学研究,侧重于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在Science、Nature、PNAS、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 B、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Molecular Ecology、Functional Ecology、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等期刊发表论文100 余篇,所发表文章被选为Functional Ecology、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封面, 并被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先后三次选为年度亮点文章。在Science上发表Letter提出了人类活动对潮间带贝类分布的影响,在Nature 发表评述文章提出要重视多重尺度环境变化的生态效应。文章累计被引用1500 余次。

  6.《大动物是否吃大种子?——食果互作中的性状匹配》

  陈思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海外优青,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引才计划、湖北省创新人才计划等,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生态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种子科学学会中国区域代表,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荣誉研究员。在Ecology Letters、New Phytologist等主流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Oikos等国内外主流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

  7.《基于贮藏行为的鼠类-种子植物大尺度互作网络》

  严川,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生态网络、动物种群与群落动态研究。在Ecology Letters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Oikos等国际生态学经典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任American NaturalistWildlife Letters、兽类学报编委。

  8.《人与自然耦合系统下的保护地研究》

  李彬彬,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助理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副教授(Secondary appointment),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通过交叉学科的方式,研究人与自然耦合系统框架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应对、食物生产、人类健康)的协同效应。被美国探险者俱乐部(The Explorers Club)评为改变世界的50位探索者之一,担任IUCN WCPA-Protected Planet专家组联合主席,物种生存委员会专家、世界保护地委员会专家、绿色名录标准与评估专家,柳叶刀Lancet/PPATS病毒溢出防范委员会委员, 中国动物学会保护生物学会分会委员,中国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特聘专家。曾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PNAS、Current Biology、Conservation Biology等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任Integrative Conservation主编,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副主编,Conservation Biology、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Zoological Research: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生物多样性》、《国家公园》编委。

  9.《城市化对植食过程的影响初探——以北京市为例》

  张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小组组长。承担包括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从事生群落态学研究,在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New phytologist等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2017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十佳论文之一。擅长结合R语言利用模型分析方法解析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互作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开设有“Meta分析”和“混合效应模型及其贝叶斯实现”等多项课程,促进了混合效应模型和贝叶斯统计在国内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多次受邀在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相关交流工作。

  10.《热生理性状和气候变化下的热带物种间相互作用》

  程文达,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助理教授。课题组以鳞翅目及膜翅目昆虫为对象,在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开展群落生态学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控制实验及模型分析方法。从生理生态和生活史相关性状上探究气候变化和生境改变等环境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群落构建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目前开展的研究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传粉蜂类调查,气候变化对热带鳞翅目-寄生蜂及蜂-花传粉网络的影响评估。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在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Current Biology、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Conservation letters等国际主流期刊。担任Global Change BiologyCurrent BiologyBiotropica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供稿人:河南省动物学会

审核人:省科协学会学术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