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协在大势下思考、在大局中行动,把握科协组织的时代方位,立足“四服务”职责定位,明确“强科技、助经济、惠民生”三大主攻方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贡献科协力量。
一、强科技,发挥推动科技创新重要力量作用
(一)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力推动省政府与中国科协全面战略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点亮。举办了世界传感器大会、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中国超硬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等一系列重要科技活动,借助大会平台,河南各地招引一批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制造业类项目。上线“科创中国·河南”中心,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入驻,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以线上共享促线下合作,引导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启动“科创中原”试点城市建设,发挥濮阳、鹤壁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市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对新乡、漯河、焦作“科创中原”试点市的指导支持,推动在试点市层面开展试点县(市、区)培育,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试点示范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大力推动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战略合作,中国工程院把更多优势科创资源向河南倾斜。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带队来豫开展科技合作系列活动,支持举办黄河论坛、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论坛等高层次院士学术活动。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一流工程科技智库,2023年紧紧围绕河南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组织开展硅碳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值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创新发展等13项战略咨询研究,33位院士主持参与,是中部地区主持参与院士最多的工程科技智库。高水平打造省院合作院士地方行样板,2023年中国工程院把“院士中原科技行”列入重点支持专项计划,全国仅有河南和贵州两个省份入选,邀请省内外院士28人,在新乡、郑州、洛阳、鹤壁四地,对中原农谷建设,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及电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实地指导,举行“院士中原科技行”和“聚焦中原—院士座谈会”系列活动,把脉会诊、献计献策。
(二)引育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实施“全国学会入豫计划”,相继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金刚石制品及装备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肥胖症研究分会,以开展学术活动、项目合作、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方式,柔性引进一批紧缺、高端人才团队。完善青年人才成长全链条支持机制,联动开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中原英才计划”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科学技术奖”等人才遴选、支持、奖励工作,举办“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推动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制定实施助力高端人才培育“十条具体举措”,打造高端学术交流、权威科学普及、高端科技智库等平台,推荐160多名优秀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到全国学会、海外知名学术组织任职,参与高端学术交流和重大科研活动,着力提升高端人才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助力河南高端人才培育取得历史性突破,2023年河南多人当选两院院士,2名个人和2个团队荣获“国家工程师奖”。
(三)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区域创新协作网络,依托汉威科技等科技型企业、郑州大学等研究型高校、河南省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等各级学会推动建立“科创中原”创新基地、海智工作基地、院士工作站、学会专家工作站等近百家协同创新服务平台;联合全国学会等支持河南6家单位成为第一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推动建立一批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促进学科集成创新和科技资源共享。实施“一流学术平台建设提升计划”,围绕河南重点学科和产业领域重大关切,联合全国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截至2023年12月,共举办中国(郑州)人工智能大会等57期“科创中原”论坛,76位两院院士及38位国际知名学者出席交流,574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近百万人次科技工作者线上线下学习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助力河南一流学科建设和创建,切实增强学术引领力。实施“海智计划”,加强与科技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港澳台科技组织交流合作,组织开展“海智专家中原行”,举办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业大会、海峡两岸暨港澳中医药科技创新大会、ICC亚太国际粮食科技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成功创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吸引海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来豫开展交流合作和创新创业。
二、助经济,积极主动奔赴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一)赋能壮大优势产业。助力打造细分领域产业创新高地,围绕发展壮大超硬材料、高端轴承、盾构装备等全省优势产业,牵头起草《科创中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融合全省科创力量用好产业基金、优化产业政策、强化科技供给,助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助力打造区域主导产业创新高地,围绕郑州传感器、北斗应用,新乡氢能与储能,濮阳石油化工,鹤壁汽车电子,漯河食品、食品机械等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截至2023年12月,共举办54场“一市一品”产业技术发展大会和“会市合作大会”,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产业界、金融界和创投界人士参会,促成一批技术合作和300多个投资项目落地,投资金额1200多亿元,提升了产业链整体创新效能。助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聚焦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六新”突破,重点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开展重大课题调查研究和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发挥科技智库和全省学会作用,凝聚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提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产业发展规划建议等,助力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开展“百会链千企”活动,聚焦河南重点产业企业,组织省制冷学会等全省各级学会成立了近百个学会专家服务团,对接服务上千家科技企业,开展科技需求对接、联合科技攻关等科技助企活动,推动科技创新供给与企业发展需求精准有效对接,获评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优秀”先进典型。打造助力高水平创新创业活动矩阵,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主线,搭建企业与学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学术研讨、技术交流和群众性技术创新竞赛活动,联动开展“双创”活动周、河南省创新方法大赛、河南省企业“创新达人”选树及宣讲活动、“科创中原”云课堂、项目路演、学术发布等助企工作,促进创新方法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服务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三)助力科技人才创业。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力度,充分利用“科创中国·河南”中心平台资源和服务功能,针对重点产业科技需求,培养技术经理人队伍,收集并推介科技人才科研成果信息,提高技术转移转化对接实效。加大科技人才创业金融支持力度,启动“科创中原”金融伙伴计划,加强与中原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加大对首席科普专家、“创新达人”、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科协组织联合评选表彰的科技人才多元化金融服务力度,给予阶梯式个人授信额度,促进人才、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把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拓展为服务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
三、惠民生,坚持科技为民科普惠民价值导向
(一)建强科普阵地,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建好全省科技馆龙头,锚定“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建馆目标,采取“边建设边试压、边试压边提升”的工作模式全力推进河南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建好全省科普核心阵地。2023年春节试压以来,已接待观众200多万人次,日接待量、总接待量已位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四,观众观感良好,媒体好评如潮,巨大流量和社会关注度让新馆在全国“出圈”,获评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建设全省现代科技馆体系,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布局,引导支持市级科技馆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全省掀起建设市级科技馆热潮;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区域因地制宜建设科技馆,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固始科技馆的科普探索;拓展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服务覆盖范围,全省在运行大篷车70辆,2023年全年累计开展科普活动1012次,服务公众67万人次。农村中学科技馆实现了对18地市全覆盖以及53个脱贫县的52个覆盖,打通科普服务从城镇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
(二)强化协同联动,加大公益科普宣教力度。加快构建大科普格局,积极主动作为,起草并报省科创委会议审议印发《河南省支持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若干政策措施》(“科普十条”),这是科创委首次出台的关于科学普及的政策性文件;切实发挥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推动出台《关于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持续均衡提升的意见》。推动公益科普进影院进地铁,“公益科普进地铁”实现常态化开展,“公益科普进影院”在全省所有省辖市落地。健全应急科普宣教机制,与省广电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厅、省气象局等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月、气象科普进乡村等群众性科普活动,推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建成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组织首席科普专家在强降水、寒潮等突发天气期间发布应对建议,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普加法,联合办好科普中原未来讲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河南省赛、青少年科学教育展、“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等品牌活动,“科普助力双减”被省委改革办列为七项“微改革”之一。加大对重点人群科普服务力度,成立河南老年科技大学,指导郑州、开封、信阳等多地成立老年科技大学,帮助老年人提升科学素质和健康素养,引领老年人学习健康知识、迈过“数字鸿沟”、融入智慧社会,“银龄跨越数字鸿沟”行动实现18地市全部覆盖。
(三)坚持科普惠民,以科普赋能乡村振兴。推广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兰考模式”,大力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亟需的科技培训、科普讲座、产业指导等科技服务,中国科协发文并召开现场会在全国宣传推广。建好用好全省“科技小院”,108个科技小院常态化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截至2023年12月,科技小院公益讲座累计举办138期,线上累计437万人次参与,推广农业技术,培育乡土科技人才,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获省文明办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组建脱贫县产业顾问组,组建首批由41位专家组成4个脱贫县产业顾问组,促进产业顾问组学科、人才优势与当地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获中国科协省级科协服务产业顾问组工作项目。推动强化脱贫地区科普赋能,通过“科普+研学”“科普+旅游”等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多元价值,拓展农业复合功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入选助力脱贫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
(刊发于省委政研室《调查研究》2024年2月15日第3期)
供稿人:省科协办公室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