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主席 吕国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这不仅对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为推动科普全民化提供了有力指引,也为当前的科普工作书写出了时代答卷。
人民至上 以担当之勇答好“初心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何“创造美好生活”,再次成为时代命题。从古至今,人类生活品质的每一次实质性提高,都与科技进步有着巨大关联。而科技进步能否“创造美好生活”,又与大众对科技认知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水平有关。简而言之,科普对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美好生活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新时代开展科普工作的立足点在哪里?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出了精准答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就成为最鲜明的政治底色,70多年的风雨兼程,“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体现在国家进步的每一个足迹里。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地诠释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为做好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
因此,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不断夯实民生保障基础、创新民生保障措施,让人民科普获得感成色更足、科普幸福感更可持续、科普安全感更有保障,既是科普工作者坚守初心的体现,也是必须答好的时代考卷。
科协作为党领导下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一直以来,以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作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者,就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筑牢创新根基。
协调联动 同心合力答好“发展卷”
科普作为一项长期性、全民性、公益性事业,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的工作,其稳步推进必然需要全社会长期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需要各参与主体共同投入,需要依靠政府、社会和公众广泛参与,多方联动。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在意识形态、应急安全、科教文化、体育卫生、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都进行了重点部署。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开展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科普法规定,科协组织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了科协统筹推进,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共同推进的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机制。因此,科协组织要利用组织的力量发挥核心协调作用,将相关部门团体团结聚拢起来,以教育、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工作为抓手,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平台,协调各方力量做好科普服务工作,共同推进科普惠民。
近年来,河南省科协为此开展了诸多有益探索和尝试。以2022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为例:该活动作为全省参与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科普活动集中展示平台,已在河南连续举办19年。今年活动主办单位多达20家,而在10年前,主办单位仅有2家。活动突出广泛动员和联合行动,全省围绕信息技术、科学教育、自然资源、生态文明等领域开展了2000多项专题科普活动,数千万河南群众在线上线下享受科普盛宴,使科普工作精准服务民生,交出了凝聚力量、同心合力的精彩答卷。
健全体系 怀拳拳之心答好“人才卷”
“人才”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词,新时代的科普工作离不开科普人才队伍的壮大。今年9月出台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
各类科技人才,尤其是尖端的科技人才,如果只是活跃在实验室,尖端前沿技术如果只是书写在论文里,让科学知识、科技成果远离实践、束之“高阁”,就会让群众觉得科技离我很远、与我没有关系,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只是从经验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不仅让科普工作失去意义,也给各类谣言的滋生制造了空间。
因此,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要深怀发掘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拳拳之心,不断使各类科技人才加入到科普队伍中,推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科技志愿活动,形成常态化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的良好态势。
今年8月,《“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正式公布。其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科普培训体系,研究制定科普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大纲,广泛开展面向科普从业人员等的培训。提高科普专业化水平,培养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科普人员。畅通科普工作者的职业发展通道。推动建设科普人才大数据平台,建立涵盖科普创作、活动策划、决策咨询等各领域专业人才的科普专家库。
以河南开展首席科普专家认定和聘请工作为例,作为科普工作领域的最高荣誉性称号,我省近年来已选聘3批共300名首席科普专家。首席科普专家是服务全省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高层次科普人才,日常主要参与科普宣传、科普创作、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科普工作研究等,在引领、推动、创新科普工作,服务河南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断探索 以生动实践答好“创新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科普工作,当前的公众阅读模式、获取信息方式、参与科普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速对传统科普进行革新,突破传统技术、理念、体制、机制的约束,以前瞻性思维构建大科普格局,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为此,河南立足实际、扎根实践,前瞻性广泛开展全省科普工作社会综合调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将“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提高到15%”纳入河南“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今年9月,《河南省支持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若干政策措施》(又称“科普十条”)正式印发,从组织领导、科普队伍、科普阵地、惠民科普、经费投入等十个方面明确支持举措,进一步优化了新时代河南科普工作守正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
今年11月1日施行的《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将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加大对科普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河南省科协提出了2022年工作“5610”总体安排,即全面展开“出彩中原”等五大行动,着力实施“基层科协组织和党建双覆盖工程”等六大工程,重点做好“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省科技馆新馆建设等十项工作。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省科协将更好地履行桥梁纽带职责,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汇聚实施科普中原行动、科普筑基惠民工程、现代科技馆体系推进工程的系统合力,持续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人才专业化、科普活动品牌化,凝聚强大科普战斗力,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供稿人:河南科技报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