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第六届科普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省科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房卫平,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魏红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郑大物理学院党委书记李苏贵主持开幕式,物理学院院长陈刚介绍活动筹备情况。
房卫平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部署,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为新时代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实践指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印发《河南省支持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普十条”),是推动形成“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制度安排、实现科普与科创互促共进的有力举措。希望郑州大学进一步发挥“双一流”高校的优势,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动员组织更多专家学者投身科普,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和科普志愿服务,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在实施“科普中原行动”和“科普筑基惠民工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新时代全省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为厚植一流创新文化、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单崇新指出,近年来郑州大学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围绕“构建新时代科普生态”的命题,推动科研科普深度融合。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在科普方面始终走在全校的前列,希望学院以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契机,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提升基础条件、强化科普队伍,努力推进科普工作更高质量开展。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作为责任使命,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魏红祥表示,“科技”“人才”和“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词,新时代科普工作更应主动承担起推动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光荣使命。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是中国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参与了物理学会的蒲公英计划,对全民素质提升和科普事业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学院继续发扬优良的科普传统,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持续推出创新实践性的科普活动,助力我国科普工作蓬勃发展。
活动以“探讨科学创新,领略物理之美”为主题,在线呈现了4场科普报告。中科院物理所魏红祥研究员以《极端条件下的科学研究》为题,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苏石磊博士以《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普解读》为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研究员以《天眼的发现空间》为题,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征博士以《我们凭什么相信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诞生与发展》为题,分别进行了科普报告,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前沿物理理论,探讨了经典科学问题,富有趣味性和实效性。
“四场科普报告都十分精彩,老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奇妙的物理知识,”物理学院大一学生师诺璞说道,“尤其是魏红祥老师播放的关于科学小实验的视频,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还有大用途,简单的实验还蕴含了那么多的物理原理…仿佛在我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励着我在未来道路上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大四的杨奥申同学回顾了上大学以来参与的四届科普开放日活动,有感而发:“每年11月的第一个周六,都是学院举办科普开放日的日子,大一的时候好奇心的驱动让我早早就赶到了活动现场,通过聆听科普报告、观看作品展示等,我被奇妙的物理理论、有趣的科学装置所吸引。之后的几届,我更是作为忠实观众参与其中,不知不觉成为了一年一度科普开放日的‘小迷弟’,这一天举办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但这个活动带给我的影响是无限的,我会带着对科学的热爱,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上勇攀高峰。”锁浩勇是理论物理方向的一名研究生,一直对量子力学很感兴趣的他在听完陈征老师关于量子力学的报告后,激动地说:“身边的同学常常觉得量子力学神秘莫测,而正是因为它的神秘才让我更有了探索欲,陈老师的报告十分有趣,从我们熟悉的理论知识和经典实验入手,层层揭开量子力学的神秘面纱,让我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本届科普开放日由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主办,九三学社河南省委科技委员会、九三学社郑大委员会协办。活动以线上形式举办。郑州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和部分教师参加开幕式。郑大物理抖音号、中国物理学会抖音号和蔻享学术直播间对开幕式和科普报告进行全程同步直播。据不完全统计,本届科普开放日活动线上参与人数累计约2.5万人次。
供稿人:科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