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通知公告 工作通知公告

河南省科协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 省科协科普部 时间: 2022-03-25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科协,各全省学会、协会、研究会,各有关单位:


  现将《河南省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科协办公室

                                                                                                                                                                                                                                   2022年3月23日


河南省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厚植创新发展沃土、助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一年。2022年河南省科协科普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中国科协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十四五”规划、省科协“十四五”规划和中国科协科普工作部署,把科普工作置于厚植一流创新文化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树立大科普理念,开展“科普中原行动”,实施“科普筑基惠民工程”,推动我省科普工作提高有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坚持价值引领、创新拓展、融合共享、协同联动,坚持机制、平台、队伍、阵地、品牌五位一体,增强“科普中原”品牌影响力,打造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


  一、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和公众的科普获得感


  1.强化科普价值导向。聚焦主责主业,明晰大势中的方向感、提升大局中的存在感、强化大事中的责任感,以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为统领,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2.广泛开展群众性示范科普活动。进一步创新组织形式,强化协同联动,组织动员全省学会,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科协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科普活动。


  3.加强自身建设。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开展好“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虚功实做和实功虚做相结合,打造政治坚定、团结协作、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二、提高公共科普服务能力


  4.推进基层科普服务全覆盖。支持平顶山、鹤壁、南阳和济源等地市推进全域科普试点工作,形成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工作体系。培育20个以上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修订完善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认定一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支持20个科普教育基地提升服务能力,争创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5.推进科普信息化进程。发展壮大“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推进“科普中国”在河南更好落地应用,促进“科普中国”优质科普资源在全省农村、校园、社区等的广泛传播。发挥好科普新媒体传播联盟作用,构建“科普中原”新媒体矩阵,强化优质科普内容供给,全力推进“科普中原”新媒体品牌整体策划和运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辨识度。发现和培育一批粉丝数量多、社会责任感强的网络科普大V,拓展科普信息化传播渠道。引导支持55个科普信息化示范县发挥好科普大屏作用。


  6.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推动省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创新创业基地、有科普价值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科普化,支持和指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学会科普能力,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加强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加大对学会科普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支持学会突出学科领域特色和组织优势,打造品牌科普活动。


  7.推进科技馆体系提升。支持“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省科技馆新馆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培育卓越科技馆,发挥好全省科技馆体系龙头作用,探索在省科技馆新馆建立“科普中原——首席科普专家讲坛”和重大科普活动发布平台,打造高水平科普活动首选阵地。争取科技馆免费开放政策支持,督促指导省辖市加快达标科技馆建设和发展。优化流动科普资源配置模式。推动科普大篷车区域资源共享,持续提升农村中学科技馆覆盖率和利用率,持续推动流动科技馆区域常态化巡展。推进馆校合作、馆企融合,发挥好科普教育基地、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等科普资源作用,加强科技馆资源共享。


  8.推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新媒体科普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选聘第四批100名首席科普专家,建设10个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工作室,组建省首席科普传播专家团队。鼓励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校设立科普岗位,提高专兼职科普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


  9.推进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精准服务试点工作,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学素质大赛和高校科学营等活动,开展“英才计划”学员培养,打造覆盖广泛的科技后备人才培育平台。


  三、实施科普筑基惠民工程


  10.推进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普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决策部署,履行好牵头统筹协调职责,落实《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点任务,推动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总体规划、将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工作成效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推动各地加大科普投入,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探索建立联络员季度沟通协调机制,调动各地各成员单位积极性。加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督导,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协调实施好青少年等五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协助做好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河南区域)调查。


  11.推进科普资源汇聚。建设内容丰富、分类清晰、适宜传播的科普资源库。支持开展50项“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资助出版10部科普作品,发挥河南省科普科幻创作联盟作用,督促创作基地制作高质量科普视频、音频作品,开展好科普短视频大赛,充分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支持科普、开展科普,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建好用好省全民科学素质网站,打造集科普精品内容供给、特色科普活动展示、典型经验交流的工作平台。


  12.推进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力推广科普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河南经验”和“兰考模式”。探索农村科普与教育、卫生、文旅、体育等融合服务新模式、新手段、新平台,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支持建设16个农村中学科技馆、22个科普示范社区,引导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农村倾斜。支持建设13个示范农技协,组织开展全省农技协统计调查工作。支持建设34个科技小院,推进科技小院联盟(河南)建设,开展科技小院评估工作,探索“科技小院+”新模式。开展“最美科技小院”、十佳农技协、十佳乡土科技人才选树和宣传工作。推动科普产业发展,探索“科普+产业”模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等活动。开展气象科普进乡村活动,提升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以“喜迎二十大科普乡村行”为主题,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助力乡村振兴集中服务活动。


  13.推进重点科普活动开展。联合举办好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普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兰考模式”现场会暨培训班、典赞·2022科普中原、百名首席科普专家进百县、科普大篷车乡村行、中原科普讲坛、科普短视频大赛、第三届中原科普创新高峰论坛、青少年科技创新系列竞赛、院士专家报告会等10项重点科普活动,扩大群众参与度,提高民众受益率。


  四、完善高质量科普服务机制体系


  14.完善高效化应急机制。落实国务院调查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建议,推进应急科普体系建设。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应急科普工作。针对暴雨洪灾、雨雪冰冻、风灾、火灾、地震等灾害的科学防范,征集防灾减灾应急科普短信、短视频、挂图等科普资源,建好灾害应急科普资源库。加强与通信管理部门、权威媒体平台的联动协作,强化突发事件和灾害事件的科普权威发布,广泛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15.完善常态化宣传机制。推进公益科普进地铁、进影院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各地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开展科普宣传,营造科普无地不有、无时不在的社会氛围。大力支持所属报刊媒体依托全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科技传播活动。


  16.完善社会化协同机制。推进与组织、宣传、教育、科技、农业农村、卫健等部门的横向协作联合,加大省市县乡科协组织的纵向多层联动,增强立体化传播效应。推进校内外协同的科技教育体系建设。


供稿人:王丹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