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科协指导,河南省科协、福建省科协、台湾《科学月刊》杂志社等17家单位共同主办,河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等6家单位承办的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在郑州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以视频形式致辞。河南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主席吕国范主持开幕式。福建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史斌出席开幕式并代表创办单位致辞。台湾科技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百博智库荣誉主席王春源以视频形式代表台湾地区专家学者致辞。河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邓洪军出席开幕式并主持综合论坛。安徽省科协二级巡视员、国际部部长杨宁等出席相关活动。
王进展在致辞中指出,十多年来,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取得了不凡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在提升两岸公民科学素质、厚植创新发展土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两岸科普界常态化互动交流的特色品牌活动,两岸科普事业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两岸科普工作者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凝聚共识、携手同行的桥梁和纽带。他强调,中国科协始终高度重视科普事业,始终高度重视促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始终高度重视两岸科技人文交流合作。面向新时代,中国科协正在持续打造“科普中国”品牌,希望在科普领域能够与台湾同仁进一步深化合作,汇聚科普新思路、开阔科普新视野,共同推动两岸公众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促进两岸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
王新会指出,科学普及与科学发展相伴相随,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对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厚植创新发展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普交流作为两岸民间科技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基于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自觉交流,对于两岸增进情谊、凝聚共识贡献良多。他强调,本届论坛在河南举办,对于进一步加强豫台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进一步密切河南与兄弟省区市科协的联系合作,推动河南科普工作守正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与会代表紧紧围绕论坛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分享成功经验、增进互相了解,共同推动海峡两岸科普事业繁荣发展,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吕国范在主持时介绍了海峡两岸科普论坛的简介背景,以及本届论坛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与会科普届专家学者。他指出,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已连续举办十三届,在各界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两岸民间科技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本届论坛紧扣时代脉搏和科技前沿开展系列研讨与交流活动,分析科普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研讨海峡两岸科普事业的合作与发展,共享两岸科学普及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将进一步密切海峡两岸科普届专家、学者之间的联系,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
史斌表示,海峡两岸科普论坛旨在加强两岸科普界交流合作,推动两岸科普融合发展,提升中华民族科学素养。本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首次走进河南,参与主办的兄弟省市区科协达到12家,覆盖面为历届之最,相信新时代科普融入厚重的中原文化,必定会使科普工作绽放出绚丽之花。
王春源表示,科普工作是一种很崇高的事业。希望通过海峡两岸科普论坛,两岸科学工作者和两岸同胞们能够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普交流研讨。相信两岸科普人士同心同德、携手并肩、砥砺前行、奋力同行,必能提升我们中华民族的科学贡献和造福社会的价值。
本届论坛以“数字时代与科普创新”为主题,分为一个综合论坛和五个平行主题论坛。在综合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原所长周卫健,台湾国际知识创新学会秘书长、福建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建德,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国辉,中国航天科技五院510所科技委秘书长雷占许,中国科协“十大”台湾代表、台湾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张玮尹分别以《全球变化与环境治理》《数字时代地震科普立体化新展示技术研究》《化学天气模式的发展及对暴雨的预报》《讲好航天故事铸造科普品牌》《携手两岸科普有机融合,助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为题作报告。在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杨思泽研究员,台湾科技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百博智库荣誉主席王春源教授,台湾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方力行教授,台湾华梵大学黄明义教授,宁德师范学院医学院陈思萍教授,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政连教授,郑州大学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卫荣汉教授,南京审计大学郑登元教授,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韩萍教授,河南农业大学李梦琴教授,许昌学院吴国玺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立刚副研究员,台湾大叶大学休闲事业管理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边瑞芬副教授,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陈倩仪副教授,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谢东佑副教授等30余位两岸科普届专家学者分别作报告。
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海峡两岸近百名科普届专家学者参加线下活动,数万人观看线上活动直播。
供稿人:朱振超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