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工作指导

厚望如山 奋楫争先——写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来源: 省政府网站 时间: 2021-10-25

  见证历史的省人民会堂,即将迎来河南发展历程中又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开幕。一幅政通人和的美好图卷,奔涌着活力四射的澎湃气象,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光明前景。


  穿越千年,泱泱黄河流淌在炎黄儿女的心头,仰韶彩韵续写“花开中国”的文化传奇,见证着这片厚土的沧桑巨变;跨越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丰富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熠熠生辉,谱写了中原儿女气壮山河的历史赞歌;就在今天,河南以一域磅礴之力,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书写着铿锵豪迈的奋进史诗。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亲临河南视察,多次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寄予我省“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厚望如山,奋楫争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一句句嘱托,化为中原大地奋勇争先的时代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同人民群众交流互动的一幅幅场景,连成1亿人民追逐梦想的壮美画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落实“四个着力”“四张牌”等重大要求,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中原儿女只争朝夕、接续奋斗,向着新时代阔步前进。


  日月星辰,映照的是大省理想,更是人间烟火。梦想与现实在黄河之畔交织,责任与担当在嵩山之麓激荡。


  这是一次牢记领袖嘱托、自觉逐梦前行的大会,这是一次坚守初心使命、激发奋进动力的大会,这是一次瞄准奋斗目标、扛起时代重任的大会。


  时者,势也。在建党100周年的重要节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迈向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洞察河南发展的时与势,把握河南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坐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看时代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经济版图,但创新能力不强一直是河南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河南不以大魄力、超常规举措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岂不错失战略机遇、陷入长期被动,又怎能实现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和高又快、上台阶?


  看竞争形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次重塑性、机遇性、竞争性变革,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如果我们不保持清醒和警醒,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怎能确保入局而不是出局?


  看发展态势,河南产业结构偏重偏粗偏低,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不加速优势再造、自我超越,努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如何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成为关键环、中高端,亿万中原儿女又怎能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共同富裕?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蓄势,首在创新驱动科教为先。


  历史上的河南,曾在创新的赛道上引领风骚,天文历法、冶铸陶瓷、建筑纺织等臻于巅峰,“四大发明”都与河南密不可分。不日新者必日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我们不能让新赛道上最需要的要素,成为前进中最大的约束。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缺的是高端平台“孵化器”,欠的是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催化剂”,差的是点燃创新激情的一把火。


  河南,何难?创新就不难,务实就不难,拼搏就不难!勇攀科研高峰,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唯有以前瞻30年的眼光和战略性的思维谋划全局,拿出“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胆识与魄力,坚决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巍巍嵩山下、滔滔黄河边,一场科研嬗变拉开帷幕。嵩山实验室揭牌标注中原科技新高度,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接踵而至……短短100天,一个崭新的省实验室雁阵振翅高飞,亮出新时代河南创新发展的鲜明气质。


  大力推进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明确7家高校创建“第二梯队”;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投入使用,郑州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揭牌;省科学院重振重建和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一体谋划,郑开科创走廊加速打造……创新者“闯”的魄力更大,“抢”的意识更强,“争”的劲头更猛,“拼”的勇气更足。


  “嵩山”“神农”“黄河”,寄托的是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的殷切期待。深化科研改革、鼓励创新的信号,必将激发连锁反应,激活一池春水。


  起势,重在项目为王发展为要。


  项目是工作的抓手、发展的载体、转型的“生命线”。一个重量级的项目可以振兴一方经济,一个标志性的项目可以改变一座城市,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好项目促进大转型。


  “三个一批”赋动能。国庆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全省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如期举行,机器进场,破土开工;产品下线,项目投产。连续两期“三个一批”活动,以“六新”为底色勾勒出河南产业发展新动向,彰显了“换道”转型、创新“领跑”的决心和信心。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抓手,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最强项目动员令”已转变成绵绵不绝的强大发展动能,为现代化河南建设不断夯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万人助万企”增势能。省领导带头走进车间、走进工地为帮扶挂钩企业排忧解难。全省近4万名干部累计包联服务企业4.9万多家,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要事难事紧迫事。聚焦产业、企业、企业家,“万人助万企”活动如火如荼,“亲”“清”政商关系愈加稳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躬身入局、主动作为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帮企助企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的社会共识空前凝聚。


  县域经济强支撑。长垣起重、临颍休闲食品、睢县制鞋、民权制冷……河南县域面积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经济总量占比超六成,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底盘。我省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很多优势也在县域。以“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为重要载体,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内生动力充分激发、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开发区定能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从全国双创活动周,到“招才引智大会”“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原大地风起云涌;从航空港实验区空港新城,到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重大项目建设正酣……从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到促进变量突破、总量提质,“项目为王”树立了发展为要的鲜明导向,贯穿着实干为先的工作要求。


  成势,贵在结果导向人民为本。


  杨旭恒被网友盛赞为“超级英雄”。特大暴雨中,他一趟趟冲到危险地带救出51名被困群众,再次请缨到最危急的地方救援时,猛兽般的洪水把救援车和他一齐吞噬。10多个小时后,他奇迹归来,还救起了一位63岁的老乡。


  越是雨急浪高,越需中流砥柱。今年夏天,一场前所未有的强降雨突袭中原,一场骤然而起的疫情侵袭河南。两场硬仗中,无数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守万家灯火,护一方平安,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每一次大战大考,每一场大风大浪,都没有旁观者、局外人。现代化河南建设必须以优良作风作保障,用结果答题交卷。只有敢作敢为、善作善成,脑子里有思路、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把结果导向作为一种工作理念、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工作制度、一种工作标准,以结果论英雄、从过程找经验、用实绩来检验,才能以好业绩赢得群众好口碑。


  近日,省委选派966名“墩苗育苗”干部,奔赴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受历练。实现“两个确保”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建强组织、建强班子、建强队伍。


  时代的接力棒已传到我们手中。


  生逢其时、欣逢盛世,更当奋斗其时、不负韶华。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多想“怎么干”,多谋“干成事”,一步步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以一域出彩为全局添彩。


  最激动人心的变化,往往就在身边。经济建设热火朝天,科技创新云蒸霞蔚、人民群众绽放笑脸,折射出发展新气象。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县域经济“成高原”,河南其势正起,其兴可待!


  岁月的河床上,梦想在闪闪发光。每一个追梦的姿态,都将定格为历史;每一滴奋进的汗水,必将浇灌出未来。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就要拉开帷幕,我们正向着更高更远的征程进发。金秋时节,万物生辉,一个令人期待的收获季节扑面而来。(何言)


  策划:董林  刘雅鸣


  统筹:张学文


  执笔:李兵 薛世君 丁新科 刘婵


供稿人:办公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