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在黄河之滨,探讨科普的未来。10月16-17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暨2021年中原科普高峰论坛在郑州市举办。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陈孝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永信,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廖红,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挺,省科协副主席房卫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王元卓等领导、专家出席论坛。
开幕式上,高体健代表河南省政协向大会举办致以热烈的祝贺。他表示,加快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科学普及发挥着重要作用,繁荣科普事业需要广大科普工作者和热心科普创作的社会各界人士集智聚力,积极创作优秀科普作品,需要整合科技、文艺、媒体等诸多领域的优势资源共同发挥作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这个平台把更多科普作家汇聚起来,集思广益,推动科普科幻创作、科幻影视与动漫创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格局,用更多优秀的科普科幻作品创想未来,谱写科普事业的新篇章。希望以此次年会为契机,各位专家和嘉宾多关注、支持、指导河南的科普科幻创作,促进更多科普科幻成果在这里转移转化,统筹推动我省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高质量发展。
孟庆海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的科普事业就像在铸造一个新的青藏高原,托起中国创新的珠穆朗玛峰。未来15年中国要基本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而支撑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庞大科技人才队伍,这就要求全民科学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打造科学素质的高原,托起创新的高峰,这个高峰和高原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融入民众之间。他强调,要深刻认识科学素质新内涵与科普之变,将弘扬科学家精神贯穿科普全链条、全过程,在科普创作、展览、服务、传播、基础设施等各环节突出价值引领功能,与时俱进,推动科普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提升,通过科普供给侧改革实现科普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科普供给服务科普创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普队伍建设,用科学精神打造原创科普精品。
开幕式后,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周忠和院士主持。潘永信、陈孝平、管晓宏3位院士分别以《火星宜居性: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让医学回归大众用科普护佑民生》《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为题,分享科研创新与科普实践的感悟体会。王挺所长以《新纲要新素质新科普》为题,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进行宣介解读。他们的精彩报告赢得热烈掌声,互动交流深入广泛。
活动期间,王新会与专家交流时表示,科普创作是结合了科学思想和文艺手法的高层次文化实践,是科普资源的源头。科普创作的任务是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去教化和启迪民众,肩负着激发民族科学梦想、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任,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科协高度重视科普创作事业发展,下一步将为科普创作者搭建平台,为科普作家创造良好的创作氛围,在作品出版、社会宣传推广、同仁交流互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扩大科普创作队伍,辐射带动更多科普作家,为繁荣和发展河南科普创作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长期进行经营和精心打造的品牌学术活动之一,也是为广大科普创作者、爱好者搭建的学术交流和创作实践平台,已逐渐成为规模化、多领域、跨地区、高水平的行业盛会。年会期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省科协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繁荣科普创作、助力国家创新高地”的2021年中原科普高峰论坛。同时,举办了科普期刊高质量发展和科普强国建设、让科学与科学家“赏心悦目”——科学与影视融合、馆校合作助力科普教育发展、应急科普作品创作与创新、出版科普精品助力创新发展、活化优质科普教育资源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文化科技融合与科普创作、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汪品先科普作品研讨会(上海分会场)、科普短视频大家谈等8个分论坛,围绕“科学传播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科普出版的困难与机遇”主题,进行了两场学术对谈,聚焦科普期刊、科学与影视融合、馆校合作科普教育、应急科普创作与创新、科普出版、科普资源活化、文化科技融合、中原科普创作、科普短视频等议题,与会代表通过讲座、圆桌、对话等不同形式展开热烈交流与深入研讨,碰撞出大量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和实践策略。
来自全国各地科普作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作家代表等近500人参加现场活动,大会直播收看人数累计达90万人次。闭幕式上,举行了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河南站启动仪式。
供稿人:科学技术普及部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