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会员为基础 以人才为支撑
围绕大局 创新发展 既要“蹄疾” 更要“步稳”
导读:科技社团作为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产物,是科技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我国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各级学会以改革激荡发展活力,以创新突破发展难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勇担使命、创建新功。2020年河南省药学会在履行社团职能、顺应改革浪潮、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中善思求新,“蹄疾”“步稳”,一点成绩和体会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分享。
一、强化大局意识,笼聚人心共度国难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在党中央集中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渡难关之时,我会领导层心系国难,第一时间召开云会议,形成“凝聚会员智慧资源,发挥专业优势,找准支援支点,奉献志愿精神”的决议。及时发布《致河南省药学会会员和全省药学工作者的一封信》《致河南省药学会药学科技志愿者的一封信》,发动会员单位捐款捐物,及时转发国家相关抗疫知识,制定我会专业委员会相关工作指引,创作和发布抗疫歌曲、科普作品、辟谣知识,编纂新冠肺炎合理用药指引,征集会员抗疫典型事迹等,部分作品被河南省科协和中国药学会收录发布。通过一系列抗疫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体现和提升了广大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学会的平台效应、影响力也因此彰显和放大,会员的爱国热情、报国激情,大局意识也被淋漓体现,产生的圆晕效应也以燎原之势蔓延可覆盖的角落,与全省抗疫洪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助力国家夺取抗疫阻击战的重大成果。
二、创新融合发展,向临床人才抛绣球
习主席曾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果不走创新驱动的道路,新旧动能不能够顺利转换,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随着专业的细化、学术发展的,单一的药学人才不能满足引领更深入的项目研究、学术探索等的矛盾逐渐凸显。这时候我们不仅把人才眼光投放在药学领域,我们也把绣球抛向了药师的密切合作伙伴临床医生。2020年11月22日,由肿瘤医院陈小兵临床博士为组长、104名医药人组成的河南省药学会科普专委会肿瘤医药学组正式成立。它的成立,贯彻了我会跨领域吸纳人才,跨专业整合人才,融合学术引领发展的思路,是又一次突破思维界限,创新设立组织平台的有效实践。
三、丰富服务内涵,为专科建设制定参考指南
提供医药技术服务与推广科研成果转化是学会业务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会由扩张发展到重视内涵提升的发展路径之一。静脉用药调配工作是近几年二、三级医疗机构持续建设的一项必须而且较新的工作,各省份在中心建设、执行规范等方面尚缺乏统一的共识和标准。为此,我会静脉安全用药集中调配专业委员会的主导下,先后收集省内21家医院约500条意见建议,历经1年半时间撰写和修改完善,与国内大型输液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反复讨论,多次召开研讨会论证,于2020年12月11日成功发布了《河南省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填补了此领域建设技术管理标准的空白。操作性强,各类技术标准明晰,旨在对我省静配中心的建设设计、施工、设施设备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引导我省医疗机构PIVAS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此指南也是我会建会以来发布的第一个学术指南,是我会改革创新的一项实际举措。
四、发扬志愿精神,“红马甲”活跃在科普阵地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作为我国健康中国行动十五项重大行动的首条行动,我会作为拥有大批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团体组织,此项行动为广大药师指出了一个夯实专业、提升技能、传播知识、奉献爱心的方向。以学会平台为载体的河南省药学会药学科技志愿者因此得到快速扩充和释能,目前已有4000余名志愿者,一批有技能、懂科普的优秀科技志愿者和以小品、情景剧、抖音、快手等为载体的优秀作品得以发现和挖掘。他们利用科技日、安全用药月、节假日等时机,穿上红马甲,奔赴社区、学校、贫困村等地方,深入老年慢病患者、留守老人、儿童中间,用心用情传播用药知识、传递药学情怀、彰显志愿精神、助力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全会为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擘画蓝图,强国梦宏阔而又细微,需要通过实现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一个个小目标完成,我会作为追梦、逐梦者的一个小团体,2021年将在省科协的带领下,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第六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密切团结广大会员,深刻把握新时期科技社团发展的核心要务,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抓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既要“蹄疾”,更要“步稳”,以学习党史为契机,深刻领悟和汲取党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接续奋斗,再续华章,为党的100周岁生日献礼。
供稿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