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推进会在郑州召开。推进会旨在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中央文明办《关于组织实施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的通知》和省科协、省文明办《关于推进“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的通知》有关精神,推动全省“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省科协副主席房卫平出席会议。
房卫平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举措,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基层科技科普需求、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科技和科普服务基层的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成立专业高效、各具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队伍,面向基层开展丰富多样、满足需求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培育一批有需求、受欢迎、可推广的“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群众受益、社会认可的“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品牌,着力构建多元、普惠、精准的“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科技需求,让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房卫平要求,整合资源创新推进“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立“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基地,将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资源打通盘活,将科普经费向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倾斜,支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园区)、进机关等“五进”活动。面向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提供科技培训、科普讲座、技术指导等多层次、多模式、重实效的科技志愿服务。针对公共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和舆论焦点等,及时邀请科普专家开展“中原科普讲坛”、“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等应急科普活动,回应社会关切,科学引导舆论。加强基层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各省辖市、县(市、区)科协成立本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指导辖区内各级学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成立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团队),形成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多元协作的社会化科技志愿服务机制。选树“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四个十佳”,以选树典型、示范带动全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参与“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
耿俊燕代表省文明办对“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省文明办、省科协、省卫生健康委发挥科普专业知识抗击疫情的作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专业创作优势,开展了“科学应对、‘疫’期加油”主题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为全民战“疫”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把“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延伸,开展科普宣讲、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明健康养成,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会上为“科学应对疫期加油”获奖作品代表颁发了证书,平顶山市科协、河南科技大学、周口农业科学院、巩义市科协、兰考县科协等单位做了交流发言。推进会以现场会议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省科协设立主会场,有关全省学会、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代表,省科协机关各相关部室、相关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等40余人参加会议。各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科协、各有关全省学会和相关单位设立分会场,分管科普和科技志愿服务工作领导、科普部长及有关同志参加了视频会议。
(科普部供稿)
供稿人:科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