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辆科普大篷车,连续近半个月总行驶里程4.6万公里,走遍河南省信阳市5个县的115所乡镇中心学校进行巡展。这样的活动在河南省的科普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次活动虽然是一次大规模科普的尝试,但受到的欢迎程度和最终效果却着实让人意犹未尽。
此次活动的名字叫做“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 是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小型科技馆搬到学校去,并通过实际观察、操作这些具有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科技展品,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思维,培育创新创造精神,从而从小立志投身科学的崇高理想。
用心谋划确保有实效
在2018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毫无疑问,实现孩子当科学家梦想的过程中,科普工作必须首当其冲。河南省科协党组书记曹奎说,“摆在当下青少年科普工作面前的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包括基层对科普大篷车是否需要及欢迎,哪里的青少年最急需,如何做到科普效益最大化。”
为此,河南省科协进行深入调研后最终确定调集全省各地21辆科普大篷车,共400多件科技馆展品,深入贫困人口较多、科普基础设施匮乏的革命老区大别山区,到新县、固始、光山、淮滨、潢川5个县115所乡镇中心学校进行巡展。
为确保孩子们在此次活动现场不仅能触摸展品、操作展品,还要能真正理解展品背后的科学原理,河南省科协与信阳市科协先期举办了共计150多人的科普展品讲解员培训班,邀请郑州市科技馆专业讲解员进行了相关的系列培训。
活动广受欢迎和喜爱
“为什么这个金属杆怎么转都碰不到那个狭缝呢?”“为什么琴没有弦却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呢?”“你们快来看啊,这三个圆环同时松手,可是他们落下的时间却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哇,这个太神奇了!”
每到一个学校,学生们都对科普大篷车带来的展品表现出极大的渴望、专注和热情。河南省科协科普部部长郝立新介绍说,这些展品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体,能将光的反射、声的传播、力的分解、水的循环、能的转化、磁场变化等科学原理,以最直观的形式演示出来,满足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科普大篷车每走进一所学校,几乎成为了学生们和老师们的一场科普狂欢。潢川县伞陂镇中心小学老师王雪描述到:先是欢呼雀跃,然后是为深深吸引,孩子们即激动又兴奋,惊叹声此起彼伏。
新县泗店乡中心学校孙晓梅老师说:“孩子们对科技展品那种好奇、专注、渴求的眼神让我感动,这在平时课堂上是看不到的!”淮滨县实验中学数学老师任永辉兴奋地说:“今天科普大蓬车来到我校,远远的看到数学思维四个字,我也好奇地走了过去。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欣喜若狂和如饥似渴,并在学生们身上找到了一直在寻求的灵动和创新。”
在固始县杨集乡中心小学,活动现场突遭临时停电,多项对电力有需求的科普展品只得“停机”。看到孩子们失望的表情,该校领导当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协调。不到十分钟,借来的发电机让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现场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当地有关领导表示,竟肯让工厂暂时停工,也不能让这样的科普“停机”。
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
“长大了,我也要当科学家!”此次活动中,很多跟科普大篷车及其展品有过“亲密接触”的孩子,都会情不自禁的说这样一句话。光山县文殊乡第一完全小学校长胡善福坚信,科学的种子已经在同学们的心田里播种,科学的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
2002年,河南省配发了第一辆科普大篷车。截至2018年,该省共配发科普大篷车75辆,“十三五”以来,已累计开展各项活动2900多次,行驶总里程达到了18.7万公里,受益总人数超过了350万,已连续4年作为中部地区唯一先进单位,受到中国科协表彰奖励。科普大篷车具有机动灵活的“科普轻骑兵”优势,有效地解决科普“最后一公里”难题。
对于处于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来说,这次活动同样意义非凡。固始县县陈淋子镇中心小学校长孙德友欣慰地说:“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是“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在基层教育领域的充分展现。
潢川县老城中心校老师、科普志愿者郭春锋介绍地说:科普大篷车点燃了我们向往科学和热爱科学的信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同时培养了孩子们勤动手、善动脑、善创造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等呀、盼呀、望呀、念呀,坐立不安,摩拳擦掌。你们班依依不舍的离开,我们班兴高采烈的上场。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又小心翼翼。农村的娃娃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寻觅着开启科技大门,开启探索之门,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光山县斛山一小杨珣珣激动地说。
潢川县付店镇中心学校校长陈国中说,此次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传播了科学思想、弘扬了科学精神、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了科技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供稿人:科学技术普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