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省科协、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在郑州召开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评审会,来自高校、电台、电视台的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单位进行综合评定。省科协党组书记曹奎、主席霍金花,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华,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琦,副巡视员杨金河,省文明办副主任王飞,省财政厅科技文化处处长张建社,省教育厅科技处调研员施晓春等出席评审会。
曹奎指出,适应科普工作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实施了河南省科普信息化工程,设立《科普之声》广播频道、《科普全方位》电视频道和《科普新天地》大屏频道,通过建设全媒体播控中心、数字科普资源库和数字科普播放终端,构建覆盖全省乡村、社区的新媒体科普传播体系,实现科技“进村(社区)、入户、到人”。他强调,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必须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为此,省科协、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共同启动了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建设工作,借助高校的人才智力优势,以传播科学知识、传授生产技能为主,融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传播、党的政策宣传等,为社会创作更多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新鲜有趣、满足群众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科普文化作品,夯实科普信息化工程的科普资源基础。各位专家都是业内的代表人物,希望大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第一批创作基地选准选好,把创作平台搭好建好,把创作资源用足用活,推动科普信息化工程一开始就沿着正确的轨道深入实施。
霍金花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申报工作得到了各高校的热烈响应,全省共有29个高校的30多个院系参与申报创建。省科协党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开展创作基地评审工作,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开端,拉开了科普“进村、入户、到人”的序幕。省科协将不断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完善创作基地管理办法,发挥好第一批创作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送知识、送科技、送技能,促双创、促脱贫、促致富”,使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常态化,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
评审会上,评委们对各高校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查,重点对基础条件、创建方案、创作经验、保障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审,提出推荐意见,并经评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了10个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和6个建设基地,待实地考察并公示无异议后,予以正式命名和授牌。(供稿:科普部 李二静;编辑:蒋云鹏)
供稿人:admin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