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组织人才 科技人物

林作楫

来源: admin 时间: 2017-02-25

  很多年以后,当已是耄耋老人林作楫一次又一次走进他熟悉挚爱的麦田,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次来到河南实地查看麦田的情景,依然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恍如昨日:这里虽是全国小麦播种面积最大的地区,但稀疏的麦株,干瘪的麦穗,连收获时节麦田里该有的喜庆色彩的浓郁金黄,似乎也都是暗淡的。他也清楚地记得,当时整个中原的小麦亩产只有50来公斤,而能好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则几乎是所有人的奢望。

  决心做一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

河南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林作楫

   刘满仓副省长看望林作楫

  赶快培育出好的品种,提高小麦产量,让大家都能好好地吃白面馒头。这朴实的愿望,在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林作楫的心里坚定起来。从那时起,他就真正成了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只是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守望,就长达半个多世纪。

  其实在这之前,出生在福建的林作楫,很少接触麦子。南方多种水稻,饮食习惯里也很少有面食。即便在农学院上大学,他研究的也主要是水稻。

  林作楫出生在1933年,名字是爷爷取的,引自古诗“作楫济舟,以渡东海”,意在期望他将来成为对国家、对民族有用之材。1954年,21岁的他从福建农学院毕业后,来到了气候、环境迥异的中原,分配到河南省农业试验场(省农科院前身),从事小麦遗传育种以及小麦加工食品的数量遗传、品质改良等方面的研究。

  当时的小麦生产中,品种繁杂,地方品种,外来品种多达三四千种而且产量很低。能够培育出河南自己的高产小麦良种,是当时省农科院研究员们的共同心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林作楫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为尽快熟悉情况,他先从调研入手,跑遍全省各地收集小麦品种资源,深入农家造访当地农民。当时交通条件恶劣,路途近的他就骑自行车,远的只有搭长途汽车,有时一出去就是好多天。由于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小麦研究上,还闹了不少笑话。有一次,搭乘长途汽车去南阳,途中下车休息,他看到路边的麦田,就忍不住又一头扎进去观察研究,车开走了居然都没发现。同车的人都说这人该不是个神经病吧。

  只有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他善于向小麦科研的前辈蔡旭、赵洪璋、吴兆苏等人学习,而且总是带着自己思考过的问题请教,因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教益。他也能放下身子,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求教。刚到农科院,他就把单位收集整理的各地区耕作方法精心研读,为了能经常参阅,当时没有电脑复印机,他硬是将那几十万字的资料全部抄写一遍。那时他工资才40多元,但仍订阅了十来种农业杂志,包括美国和日本有关杂志,花去他一半的工资。因院内图书馆资料还不多,很多同志还经常到他那里借阅有关杂志。

  克服重重困难拥有顽强信念

河南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林作楫

   生活中的林作楫

  因为是南方人,他刚到北方后很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得了关节炎。有一年,小麦抽穗后他正好犯病,可他在家怎么也呆不住,就找了辆粗竹藤扎的小孩推车,坐在上面,让他的妻子推到田间去选种。

  不疯魔不成活。就是凭着这股对科研疯魔般的劲头,林作楫深入了解了河南农村和小麦生产的具体情况,科研水平迅速提升。他用两年时间参与河南省农家品种整理工作,通过田间和室内对比,把3000多份农家品种归并为2000多份,为我省小麦品种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代表河南省赴京参与我国第一部《中国小麦品种志》编写。当时影响小麦产量稳产主要因素是条锈病和干旱,因此他以抗锈耐旱为主要育种目标,并于1962年选育出当时我省第一个抗锈耐旱品种郑州24,在豫西和陕西等地推广。到上世纪70年代前期,他已经培育出了十几个丰产抗旱小麦良种。

河南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林作楫

   林作楫在实验田对小麦长势做观察记录

  这期间,他曾被下放到农村8年。即便遭受了这样不公正的待遇,身心都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他凭借顽强的信念,仍念念不忘自己的事业,想尽办法继续自己的研究实践。在两年内,他就帮下放的村子把小麦产量翻了一番。乡亲真感激他,也支持他,生产队专门偷偷拨了一块地,让他继续搞育种。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后来带回去了耐旱的郑州5号。

  1977年,林作楫被调回省农科院。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他更加奋发图强。根据当时的农业需求,农户生产责任制的改变,使千家万户有不同种植和管理方式,因此需要适应不同条件的广泛适应性品种,他以大面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为目标,经过十多年努力,在课题组共同努力下,培育出了当时全省产量最高而且适应性最广的小麦良种豫麦13,连续4年大面积产量稳定在400~450公斤/亩,小面积突破600公斤/亩,在90年代初,成为我省第一个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而且在安徽、江苏等邻省也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林作楫也因此荣获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河南省的第一次,在我省科技发展史上立下了一块丰碑。

  新的时代要有新的目标。当大家都能吃上白面馒头后,林作楫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小麦的质量,让大家吃得更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赴美考察后,他带领研究团队在国内对面包、面条、饼干、蛋糕、馒头等食品对小麦品种品质的要求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培育出了强、中、弱筋不同类型品种,参与了国家优质强筋、优质弱筋和小麦品种品质标准的制定工作,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食品加工与小麦品质改良》,在推动我国优质小麦研究和利用上起了开拓性作用,在全省掀起了种植优质小麦品种的高潮,从1993年全省优质小麦面积不到20%面积,发展现在各种类型优质小麦面积达到80%以上,吸引河北、新加坡等一大批外地大型企业纷纷到我省建立面粉加工厂。由于优质小麦适于多种食品的生产,使我省不仅成为全国小麦的粮仓,而且成为全国的厨房。他也因此被公认为我国优质小麦育种的发起人和奠基者之一,他就是这样,根据生产上变化的需求和育种技术的改进,不断与时俱进,进行创新。

  在搞好科研同时,林作楫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先后当选为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聘为河南省政府参事近二十年,当选九三学社河南第四五届副主委,第十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在学术领域曾担任第二至五届小麦研究会理事长,第二届河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粮油学会理事,河南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他参与编著《中国小麦学》《小麦育种学》《作物遗传育种工程》《中国小麦品质区划与高产优质栽培》等十多部全国有影响的著作。他主编的《食品加工与小麦品质改良》与一批论文除农业研究单位外,也被农业和食品加工院校和粮食加工企业广泛引用。

  不泯初心一心只为国家

河南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林作楫

   林作楫(左三)在实验田察看小麦长势

  在他工作的前二十多年,没有职称评定,也没有科学奖励,连工资也是20多年不动,一家五六口人蜗居在20多平方米小平房里,但他抱着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理想,无怨无悔地在小麦试验田里耕耘。但是国家没有忘记他,农民没有忘记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种植豫麦13获得丰收,永城县政府派人代表农民赠送他一当时还较为珍贵的30寸进口彩电,国家更是给了他很多荣誉和奖励。1993年他被评为对国家有特殊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1996年与王选院士等五人共享当年的“王丹萍奖”,199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科技功臣”称号,2000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起这些,林作楫却看得很淡,他总是不改初心地说:“是人民养育了我,想到我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做点什么,才是让我充实骄傲的。”

  为了这份初心,即便是在退休后的很多年里,这位老人还依然奋斗在科研前线,负责指导研究课题的制定工作,为他钟爱的小麦育种事业做出新的奉献。他以卓越的学识和人格魅力,继续指导和激励着身边的研究人员。

  如今,只要有可能,林作楫还都要来到麦田,看看麦苗的墒情,抚抚成长的麦穗,捧一把丰收的麦粒,对他是一种多年的习惯,更是莫大的精神享受。他知道,自己还是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会永远守望着心里那金黄的麦田。


供稿人:admi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