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把科技创新思想化作创新驱动发展的自觉实践——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体会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14-08-14

把科技创新思想化作创新驱动发展的自觉实践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体会

中国科协党组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就创新驱动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赋予科技工作者崇高使命,提供了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初步形成了系统、完整、开放的科技创新思想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重大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行动指南,广大科技工作者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努力把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化作创新驱动发展的自觉实践。

  一、在实现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肩负起历史使命

  习近平同志放眼天下大势,以全球视野、时代高度和历史纵深,做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等科学论断,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勇担重任,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

  一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增强创新自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发明创造的民族,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在一些科技领域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在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中国科技工作者要树立雄心壮志,以敢为天下先的志向,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引领世界科技潮流,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不轻视、不漠视,推动建立健全优先使用机制,积极推动自主技术、自主品牌、自主标准为我所用,真正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努力通过扎实深入的科学研究为人类知识宝库增光添彩,为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竭诚奉献。

  二要担当破解中国发展科技难题的重任。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与西方国家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而我们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用30多年的时间超越西方国家200多年走过的路程,需要科学技术在多方面、多层次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战略支撑。中国发展的科技难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来解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和神圣使命,科技工作者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振奋精神,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科技瓶颈问题,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优先方向,实施非对称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力争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改变一些重大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三要紧紧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世界已经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未来几十年,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空间利用、海洋开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发展领域将产生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生产和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没有强大的科技,中国梦这篇大文章就难以顺利写下去。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大势,紧紧抓住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基础前沿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技术研究领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引领未来发展模式,用强大科技实力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提供强大动力。

  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习近平同志总揽全局、抓住要害确定实施的国家重大战略,核心是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创新驱动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科技工作者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在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一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明确创新路径,引领未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科技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以世界眼光抓好顶层设计,找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动员科技界、产业界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科技工作者要积极行动起来,瞄准国家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创新,奋力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努力激荡自主创新的源头活水,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真正实现创新价值,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关键的支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战场,推动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提高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发展转型相交汇的战略机遇,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着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敢于担当、勇于超越,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摆脱跟在别人后面跑、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三要着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调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广泛的公众理解和积极的社会参与。只有不断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充分激发人们创新创造的无穷动力和蓬勃活力。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腾飞的两翼,应该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知识和科学精神的直接载体,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既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带头创新,又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推动创新,为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更广阔、更深厚的土壤。要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在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奋发有为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向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给自主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求科技工作者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中加快发展。

  一要坚持把自力更生作为自主创新的基点。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回顾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国际上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从未停止,在事关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正视现实、承认差距、明确方向,紧紧抓住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问题,坚持把自力更生作为自主创新的基点,增强民族自信和创新超越的勇气,不断加强原始创新能力,攻克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把国家命运和民族发展前途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要充分认识引进机器设备并不等于引进技术能力,更不等于具有了自主创新能力,以市场换技术不可能换得核心关键技术。外国人做不到的,我们要争取做到;外国人已经做到了的,我们不光要能做,而且要做得更好。

  二要坚持在开放创新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科技工作者要致力于扩大开放,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两类创新要素,加大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着力推进开放创新。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趋势、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更加积极地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集成全球创新资源,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自主决定创新的方向、节奏和力度,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我们处于领跑地位的科技领域,要坚持以我为主、开放创新;在跟跑领域,要坚持博采众长、综合集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创新最优化。

  三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加速科技创新的体制优势。科学技术研究是外部性最为突出的领域,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必须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前提下,让市场与政府“两只手”共同发挥作用。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自觉把科研活动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顺应市场在技术创新方向和路线选择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选题目,面向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市场带动应用技术和先进技术的研发与运用,让市场机制来衡量和评价科研成果。同时,要积极推动政府部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发挥我们的优势,加强统筹协调,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

  四要坚持在建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中激发创新活力。国家创新体系是各类创新主体健全、互动活跃、能够有效促进科技知识流动和应用的制度安排。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点内容和鲜明特征,这既要考虑宏观布局,又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移转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既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选准题目,心无旁鹜地深入研究,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又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推动官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知识在全社会的扩散和应用,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五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实现重点跨越。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优势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的重要法宝。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一再证明,这条路我们走对了,还要坚定不移走下去!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把个人理想和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之中,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战略部署,瞄准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科研方向,特别是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大力开展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专项。要突出国家目标,科学地谋划、运用好非对称战略,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集中力量办大事,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捷足先登,在重大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带动我国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勇作先锋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习近平同志还把改革形象地比作点燃科技创新这个国家发展新引擎的点火器。现在,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期,科技工作者要自觉响应习近平同志的号召,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投身科技体制改革大潮,齐心协力破除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体制机制障碍,革除创新链条存在的诸多症结,攻克科技成果转化不力不畅的痼疾,使创新活力充分释放,让一切创新源泉竞相涌流,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一要勇于打破部门利益的藩篱,促进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良性互动。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然会触动现有利益格局。科技工作者应自觉跳出传统思维定势和利益藩篱的桎梏,小我服从大我,部门单位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以成功不必在我的博大胸怀,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有所作为。要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哪里有阻碍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问题,哪里就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就把哪个领域哪个环节作为改革的重点。要围绕事关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深入开展战略研究,以科技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推动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

  二要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协同创新。要按照习近平同志要求,真正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围绕企业创新需求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协调创新机制,动员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着力推动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支持企业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帮助企业集成各类创新资源,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上下游衔接中的主导作用。促进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形成灵活顺畅、布局合理的技术成果产业化链条,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健全技术创新中的交棒机制,让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手更加便捷地握在一起。充分发挥科技社团跨部门、跨地域、跨行业的特点,强化技术市场、研发设计、技术评估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要推动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着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把求真与求用有机结合起来,从立项起就瞄准应用需求,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使用,及时协调解决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改变大量成果长期停留在实验室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弊病。要积极推动强化各类创新主体、各方面各环节的支撑和联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扩散机制,尊重和保护好知识产权,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要自觉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科技创新的经济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四要推动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机制,避免分散封闭和“孤岛”现象。资源配置是决定科技活动方向、规模和结构的核心机制,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创新活动出现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孤岛现象的根本原因。科技工作者要积极推动完善科技项目申报和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完善科研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国情实际的科技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对于主要面向市场的科技领域,要尊重市场规律,推动建立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技术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对于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逐步实现由竞争性项目支持为主转向面向基地、机构的稳定支持为主,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在全社会增加科技知识供给,为突破重大关键科技问题提供支撑。

  五要推动健全科技创新基础制度,让创新成效进一步提升。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科技评估制度和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等科技创新基础制度,是准确把握科技创新规模水平、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手段。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健全完善符合国情的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立国家科技评估制度,发挥好第三方评估的客观公正性,促进科技发展战略更贴紧国家整体目标和需求,促进科技计划和重大项目产出更大效益,促进科技资源得到更高效利用,促进创新制度和政策发挥更大效能。推动建立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依法向社会开放制度,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推动国家创新系统各主体之间良性互动,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传播和应用。要推动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积极参与科技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活动,发挥好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

  五、在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中尽职尽责

  习近平同志高度关心科技人才,强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要求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改革发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经达到6800万,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这是一支充满巨大潜力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6.8岁,同时也存在结构不合理,世界级科技大师、尖子人才、领军人物严重缺乏等突出问题。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更好地服务于科技人才,坚持问题导向,优化人才成长和创新环境,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激情和活力,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人才队伍中有更大作为。

  一要着力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之举。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观,善于发现人才、搭建展示舞台,推动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的问题,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敞开大门,拿出诚意,到实践中去“淘宝”,到一线去“识珠”,努力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要协助党委完善联系专家制度,帮助直接联系优秀专家学者,善于和各种各样的科技人才打交道、交朋友、“结对子”,做好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敢于为人才破常规,对看准的人才能够及时推荐、大胆启用,让各类人才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茁壮成长、竞相涌现。

  二要着力推动大批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青年科技人才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创新活力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所在。科技工作者要推动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力度,打破束缚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障碍,大气魄举荐培养使用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一线青年创新人才。要健全紧缺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突出“高、精、尖、缺”培养导向,把青年科技人才放到科研和生产一线的重要岗位上培养锻炼,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创新使命,支持他们主持科研项目,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施展才华、成长成才,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的问题。老一辈科学家要自觉肩负起举贤荐能的责任,破除论资排辈等观念,为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引导托举、铺路搭桥。

  三要着力吸引用好海外高端科技人才。要抓住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机遇,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引召唤海外优秀华人科技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参与国内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与实施“千人计划”,加强同海外科技团体和科学家的沟通联系,推动制定更加积极的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加快从海外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要千方百计为引进科技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让他们参与专业决策、领衔重大项目,放开手脚无所顾虑地干事创业。要坚持充分尊重、积极支持、放手使用的方针,发挥关键人物的示范、带动、集聚作用,真正实现百鸟朝凤、群贤毕至,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充分迸发创新智慧和创业活力。

  四要着力营造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科技人才成长提高、创新创业,既需要工作生活条件等硬环境,更需要政策、舆论等软环境。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科技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人才环境建设重要力量的作用,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包容创新、敬重人才、善待人才的良好氛围,让科技人才真正“吃香”;推动建立以同行认可为基础的科技评价体系,发挥好科技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推动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进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双向流动,为科技人员参加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往来便利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保证,引导他们安心干事、潜心创业。

  五要着力弘扬创新精神和科学道德。习近平同志指出,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不仅需要丰富的科技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还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顽强的拼搏精神。科技工作者要努力将学问与人格相融合,把提高学术水平和塑造高尚人格有机结合起来。要大力宣传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广泛宣传基层一线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塑造科技工作者崇尚真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良好社会形象,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要发挥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自律功能,引导科技人员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鼓励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坚决遏制科学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端行为,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培育科学文化、促进创新文化,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中国科协及各级组织要在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率先垂范,发挥好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职能,更加紧密地把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以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着力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激情,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繁荣和发展,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致力于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和提高,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科技日报》2014年08月12日01 版)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