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阐述了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团结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梦汇聚强大正能量
2012年11月29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体同志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展览,深情阐述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中国梦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口,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刚刚当选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系统地论述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在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劳模和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工人阶级、广大青年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期间和国际讲坛上,也向世界介绍中国梦,指出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是相通的,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一石激起千层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拨动人心弦、激动人心灵、振奋人心劲,在亿万中国人心头回响,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
中国梦唤醒了人们深沉的历史记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正因为如此,实现民族复兴才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从救亡图存到振兴中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国梦,正是从沉淀了我们全民族集体记忆的历史中孕育生长的,屈辱和苦难是它的土壤,所以它才如此地深沉,如此地动人心魄、撼人心魂。
中国梦照亮了人们奋发进取的现实愿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国家发展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梦,是对我们共同坚守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信念的呼应,国家的强劲发展态势是它的现实支撑,所以它才如此地强烈,如此地激动人心、振奋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国梦,就要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党的十八大强调,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把“两个100年”的目标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强调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道路决定命运
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举行开班式,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不说更早的时期,就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近些年,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它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
全党要继往开来,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这篇大文章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调研,选择了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他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的第二次集体学习,就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为专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做到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坚定信心,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现在,推进改革矛盾多、难度大,但不改不行。我们要拿出勇气,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凝聚共识,就是要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人心齐、泰山移。没有广泛共识,改革难以顺利推进,推进了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凝聚共识,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就是要寻求最大公约数。事缓则圆。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就能事半功倍。凝聚共识,要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就一定能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统筹谋划,就是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找准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等,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要以改革开放为抓手,改革开放举措要同奋斗目标相适应。
协同推进,就是要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重大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需要全面考量、协调推进。不能畸轻畸重,也难以单刀突进。只有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才能使各项改革发挥最大效能。对看准了的改革,要下决心推进,争取早日取得成效。对涉及面广泛的改革,要同时推进配套改革,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对看得还不那么准、又必须取得突破的改革,可以先进行试点,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开创新路,取得经验后再推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和活力源泉。我们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
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
很快,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且身体力行,全党风气为之一变,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按照中央部署,全党即将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打铁还需自身硬,体现的就是这一重要思想。
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在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和安身立命的根本。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在执政能力。要认识好、解决好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和老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加强学习包括向群众学习是一种途径,在真抓实干中增长见识和才干更是主要渠道。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在工作作风。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不良风气如果不坚决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最重要的是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改进作风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和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在清正廉洁。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大概是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犹如东方一轮喷薄欲出的红日、秋日大地即将收获的硕果、万里航船就要抵达的彼岸,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中梦想成真!作者:秋 石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