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韩启德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13-06-05

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韩启德

2013年5月25日

尊敬的李源潮副主席,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我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贵阳,召开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我们将按照“大科普、学科交叉和为举办地服务”的定位,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举办科普活动,组织决策咨询,从而进一步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的独特作用。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科协,向出席年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本届年会大力支持的贵州省委、省政府以及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再单纯依赖要素的投入,而是要走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与转型的根本支撑,就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普及。离开了科技发展,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必然还是走老路,就离不开低水平的规模扩张,加剧资源消耗,增大环境压力,根本谈不上打造中国经济的“2.0版”。

  纵观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能力的竞争,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归根到底是科技现代化。一百多之前张之洞就说,“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什么是“学”?就是学术,是科技和教育。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国家,科技和教育是真正的命根子,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抓好科技和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

  所以我认为,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基础是实现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科技强国梦”和“教育兴国梦”。这两个梦是根本,也是先导。如果不先实现这两个梦,“中国梦”就没有根,就没有魂。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来认识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从而真正把科技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党中央对科技支撑发展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委员并参加讨论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措施。他特别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信心、有勇气,不断增强创新自信,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党和人民寄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一代人的重任。作为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组织,中国科协要按照总书记的教导,牢记自己的使命,团结带领大家全心全意为国为民奉献,在新的历史阶段建功立业。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就科协工作中的三个问题,与大家交流讨论。

  第一个问题,关于提升科协的社会服务能力。

  中国科协是一个人民团体,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共同体。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是她的重要使命之一,她不是清谈馆,不是象牙塔,她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必须努力服务国家和社会。

  服务国家和社会,首先是进一步推动学术交流,这是科技社团服务社会和科技工作者的基本方式。学术的发展必须靠交流,尤其是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离不开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封闭必然导致落后,交流才能实现创新。作为拥有200个全国学会的中国科协,近年来培育了中国科协年会、中国科技论坛、新观点新学说沙龙、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品牌,在推动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结合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科协积极开展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和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推动创办了一批高水平中英文科技期刊。这些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好地交流学术成果、拓宽研究思路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要坚持下去,做好做实。

  学术交流不应局限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科学家不能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只有对社会负责,社会才有可能长期稳定地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持。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专业资格认证、科研成果评估、人才表彰奖励等等职能将交由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社会声望的科技社团来承担。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科技社团要尽快适应社会管理改革新的形势,尽快承担起新的社会责任来。近年来,很多学会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尝试,比如,广东省食品科技学会创办的学会科技服务站,仅仅不到三年,就帮助企业修订或制订18项食品国家标准和食品原产地工艺标准,开展157次科技咨询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提升科协的社会服务能力,就必须加强科协的自身建设。科技社团作为科学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它的活动体现着共同体的价值体系、制度约束、行为规范和内部治理的传统准则,必须严格按照共同体运行规范。要加强管理,提升能力,强调公益服务,维护学术团体的公信力,更要杜绝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第二个问题,关于加强科协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中的作用。

  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靠尖端科技,更要靠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这好比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奥运会拿金牌令人振奋,但如果老百姓普遍都缺乏体育锻炼,都是病怏怏的,拿再多金牌也算不上是体育强国。

  这些年来,中国科协采取了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来推动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比如,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优秀科普作品奖,推动各地科技馆建设和免费开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博物馆、地质公园等科普资源向公众开放,增加科技“大篷车”、启动流动科技馆巡展和配置农村中学科技馆等等,取得了比较好的实效。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对社会的发动面不够广,影响不够大。我国全民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不仅掣肘自主创新发展,而且也是有些公众对某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缺乏理性态度和认识的原因之一。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公众正确理解科学。科学追求真理,但科学并不代表真理,不一定总是正确。科学借助于一系列越来越严密和先进的方法通向自然、越来越近似地描述、解释和预见自然,科学的精华和可贵之处在于尊重事实和规律。我们的科普工作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广大群众深刻体会以崇尚理性为精髓的科学精神,理解一代又一代优秀科学家,以追求客观真理为目标,自由探索、理性质疑、执着求新,为人类的进步、幸福和自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气质,让科学精神广泛渗透进中国社会和现代文化之中,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需要向公众提供大批好的科普作品。近年来,我国科普书籍和影视作品从量到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缺乏具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在新型媒体里的传播更加不够。要出科普精品,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包括政府的支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大家应该把出好的科普作品当作与出科技成果一样重要的责任。《十万个为什么》家喻户晓,50多年来五度新版,销售超过一亿册,长盛不衰,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是一个范例。现在第六版即将在7月份正式出版,全书18卷,60多万字,7000余幅彩图,内容几乎全部更新,以后还将配以漫画、动漫、游戏等多种形式作品。值得提出的是,100多位两院院士担任编委会的编委,与600多位科学家一起亲自参与写作,举行了150多场编撰研讨会,这种对科普工作的热情和付出,令人感动。我相信,只要大家继续重视,相信我国科普园地里一定能绽放出更多这样绚丽的奇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媒体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普工作要与各类媒体紧密合作,通过媒体接近公众,提高科普的实效。近年来,中国科协曾策划播出了“科普就在我们身边”焦点访谈特别节目,邀请专家学者在媒体上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科普问题,向公众释疑解惑。此外还举办了“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让记者朋友们首先接受科学知识,从而使得媒体在一些热点焦点问题上保持正确的科学导向,引导公众理性思考。这些都是成功的实践,今后还要花更大的精力,更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媒体更多地参与到公民素质提高的工作中来。

  第三个问题,关于发挥科协系统的智库作用。

  前面我讲,科技工作者要全心全意为国为民做奉献,这里也包括要为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建言献策,提供智力咨询。钱学森同志于1956年回国伊始,就向中共中央、国务院递交“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直接促进了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及时启动。在我国“两弹”研制成功之后,邓稼先同志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向中央提出及时开展地下核试验的建议,为我国取得了宝贵的先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后来形成了“863计划”,在关键时刻为我国前沿技术研究和高技术跟上世界发展潮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建议开展载人飞船工程研制,并正确定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些都是科技工作者为我国发展提出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又有可行性建议的范例。

  前不久,中央领导强调,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各类智库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央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我们应该把科协建成具有科技特色的高水平的国家级智库。

  科协发挥智库的作用,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我们的优势在于联系着6000万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特色在于科技。其实科协开展决策咨询是有传统的。早在1962年,沈其益等66名专家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大会上,联名提出“关于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建议”,得到中央采纳,并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上得到具体反映。近年来,中国科协先后提交了“抗生素类药物滥用的公共安全问题研究”、“电子文件管理机制研究”、“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等调研报告,受到中央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决策咨询工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科协的《科技工作者建议》已经办了30多年,《科技界情况》也一直是中央领导十分关注的内刊,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抒发思想、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现在的关键是要发挥好科协的组织网络特点,及时准确地把科学家的个体智慧凝练升华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多种灵活有益的方式,博观而约取、形成精华,“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同志们、朋友们,

  上面我提到的三个问题,合起来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科技社团如何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只有把我们个人的梦想、团体的梦想、专业的梦想融入到宏大的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我们才能获得不竭的力量。

  这次中国科协在贵州举办年会,具有特别的意义。贵州是风光迷人的“天然公园”。自古以来就是苗、瑶、布依等各族同胞的美好家园。苗瑶人民的蜡染技术,至今仍颇为流行。苗瑶医药的接骨伤科,尤为特效。贵州的“茅台烧”、“茅台春”在道光年间已负盛名。来到贵州,我们不能不想起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世界级探矿专家谌湛溪,著名医学家施今墨,不能不想起许肇南先生,他是我国水利电力的先驱,开创了我国水电专门教育。

  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来讲,贵州还是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但是,贵州政府和人民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很多发达地区。近年来,贵州自觉、主动地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正朝着建设“绿色贵州”的目标努力前进。可以说,科技发展正在为贵州的老百姓创造更加美好、更加便捷、更加幸福的生活,贵州的前途将无比光明远大。

  中国科协与贵州的合作也十分紧密。三年前,中国科协在贵州凯里举行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发展研讨会”,会后17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撰写了对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报告,我们把这份报告以中国科协党组文件的形式报给党中央,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直接推动了《国务院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对贵州发展推动很大。在这次科协年会上,我们将围绕科技前沿发展、科技创新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大会特邀报告和年会分会场活动,将组织邀请参加年会的院士专家参与面向学校、社区、企业、农村的各类科普活动,还将围绕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全局性的关键问题,组织专题调研、设立专题论坛和党政领导院士专家座谈会,目的是要把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带到贵州,把科学精神引入贵州,让贵州科技界和全国科技界建立更加密切广泛的联系,帮助贵州尽快实现生态与产业的和谐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

  生命的意义在于服务社会。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工作者而言,我们生逢其时,更应该深刻理解这个命题并践行自己的使命。如果从洋务运动算起,中国的有识之士引入现代科学已经一个半世纪了,这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追求着科技强国之梦。今天,我们离这个梦想的实现是如此之近,对此我们都要有充分的自信;但要真正实现这个梦想,又注定充满艰辛,需要无悔地付出。对每一位志在圆梦的科技工作者而言,“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要百折不挠、奋发向上,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共同创造中国科学的飞跃,推动民族伟大的复兴,让我们的科技梦、中国梦早日实现!

  谢谢大家!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