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科技社团改革创新启示录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11-05-23

  编者按:作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社团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科技评价、科技服务、科技奖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新时期,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最大程度地发挥学会的作用,这是全国学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日前,《大众科技报》围绕全国学会的生存、学会交流和学会传播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以期为全国学会的创新发展提供创新性、建设性思路。

“学会”生存

  ——科技社团改革创新启示录之一

  “两名院士因为连续两次缺席常务理事会,就被我们学会除名了。”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秘书长杜子德向记者说起几年前的这件往事时,对记者的意外和惊讶表现得很淡定。随便找个理由不去开会,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小事”。计算机学会却小题大做,管理如此严格,不仅扫去了记者头脑中“学会”松散组织的印象,更让记者急于解开一个谜团:一些学会面临着生存困难,是什么让中国计算机学会具有如此活力?

   学会的历史并非像今天一样存在如此困惑,我们先将历史的镜头拉回20世纪初。

   20世纪初,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开始系统地被引入我国,科学救国,成为华夏有为青年的选择。科技社团开始在中华大地产生和发展,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社是其中的代表。

  191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社,通过创办《科学》杂志,申明“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把许多西方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介绍到中国来,这在中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中国科学社的带动下,各专门学会如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数学会等科学学会应运而生。

   目前,中国科协下属197个科技学会、协会、研究会,作为科技团体来说,这些学会构成了我国科技团体的中坚力量。

   但与中国学会初创时期相比,历史背景发生了变化,学会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很多区别。

   中国计算机学会是1962年成立的老学会。2004年4月之前,只有团体会员,没有个人会员,理事往往是荣誉的象征,学会不知道工作和服务的对象在哪里,没有生气和活力。

   中国计算机学会面临的困境并非“别无分号”。中国消防协会也对发展个人会员感到头疼,壮大会员队伍在他们看来实在是一个大难题。

   对会员没有吸引力,没有凝聚力,学会组织形态分散,何谈辉煌?

   科技社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认为,在创新的整个链条中,科技社团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出路何在?应该还科技社团在科技领域应有的地位,“学术团体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交流是原始性创新的源头。”

   如何确立科技社团在科技领域应有的地位?靠改革,靠创新。

   2006年以来,中国科协在民政部的支持下,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分类指导、面向未来”的原则,支持全国学会开展改革创新工作。

   中国计算机学会无疑是改革的受益者。杜子德对改革的定义是回归学会的本质:为专业人士的职业发展服务。

   只有提供良好的服务,才能将会员凝聚在学会的周围。2009年5月29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召开划时代的常务理事会。会议认为,个人会员是学会的组成部分,没有个人会员就不能叫学会,并决定立刻开始吸收个人会员。不到两年时间,会员数已发展到1万多。“我们每年的会费是200元,你说高不高?”在不少人眼里,确实是高。杜子德紧接着告诉记者,“我现在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为会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你不提供服务,人家就跑了。会员数一直是波浪形的。没有会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杜子德的话说得很朴实,他们的方向也与专家的期待不谋而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何建宇副教授说,当前学会发展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些学会在会员服务上,形式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不少学会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缺乏会员参与渠道,成了少数人的学会。

   不让学会成为少数人的学会,须实现会员民主办会。

   杜子德介绍,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会选举条例”中规定,“任何CCF会员都可以申请参加从正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到秘书长职位的竞选”。

   “理事、常务理事在我们这不是荣誉称号,你得真做事。”在纪律面前,没有特殊群体。杜子德举了这样一条纪律:理事、常务理事连续两次不参加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自动除名,不听理由,由监事会监督并发布。“院士也不例外,我们学会就曾经有院士被除名。因为是你自己竞选的,所以你就得做好,而不是挂挂名而已。”

   在会员民主办会方面,中国计算机学会走得更远,他们主动选择“断奶”,与挂靠单位彻底脱钩。

   我国科技社团在双重管理体制之外往往还有一个挂靠单位,这是中国特色。当然,在学会发展过程中,挂靠单位的支持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有的学会发展也受到了挂靠体制的一些束缚。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高级顾问石忠诚指出,现行学会管理模式陈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用的是计划经济的办法,多数有个挂靠单位,学会的独立性难以充分体现,人才荟萃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在中国计算机学会看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会要独立,要创新,要竞争,才能更好地生存。

   这中间也有不同的声音。中国消防协会秘书长高伟对挂靠很认可,“只要水土服,就可以”。高伟说,中国消防协会是消防行业唯一的全国社团,现在的挂靠单位增加了学会的权威性,对协会开展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

   中国科协对此的思路是,鼓励因会制宜,实现多元发展。学会的改革创新必须分类指导,根据各自特点,选择各自的发展道路。

   石忠诚比较了国外学会和中国学会的差异。国外的学会社会知名度很高,管理机制比较简洁,不依附于政府,具有独立性,实行会员制,会员的来源丰富多彩。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不少学会,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在机制体制上。

   “学会的理事会不理事,秘书处又留不住人才。”中国照明学会秘书长徐淮对此深有体会,困难就是人才问题,“不能干的干不了,太能干的留不住。”

   对人才问题,何建宇表达了同样的忧虑。由于人事体制的限制,虽然很多学会开始大力实行办事机构专职人员的社会招聘,但难以招到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杜子德是1996年来到计算机学会的,“当时我就是组织派来的,当副秘书长,其实我当时做科研也有一定成绩。好些人不愿来,觉得是老人干的活。”说起这段经历,现在从杜子德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失落。相反,你能感觉到他有成功的喜悦。2004年,他作为唯一的候选人竞选学会秘书长成功,这是对他8年来尽心竭力干好学会工作的一种肯定。在他自己看来,则是有了一个更好的平台:“为会员服好务,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过,他也感到很难找到适合学会工作的人才。从事学会管理和运营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如果由行内的专家来做,至少意味着要放弃宝贵的科研工作,如果纯粹由行外职业经理人来做,也很难,因为行内专家不认同。

   现如今,科技成果、科技人才都需要进行评价,谁来干?验收一个课题,通常的做法是组织一个专家评审委员会,结果是评审的通过率极高。专家评审委员会是一个临时机构,评完就散,不是独立法人,不用承担法人的职责。沈爱民认为,理想的状况是引入第三方评价,谁最合适?当然是专家荟萃的各个学会。学会作为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载体,不仅聚集本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具有学术权威性,它还是独立法人,受利益影响较小,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正,而且能对自己的评价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基于此,中国消防协会、中国照明学会这些具有行业背景的试点学会,则在行业科技人才评价、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社团积极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职能、参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案例。

   中国消防协会组织开展了全国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消防科技项目评估等,高伟说,社会管理有明显分工,各司其职。有的事情,政府不能做,企业不愿做,就需要找第三方,就是社会团体。依靠社会力量,为行业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

   学会改革创新的试点,为学会有人干,有事做,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在风雨中前行的学会改革,自然会面临一些问题。

   首要的问题是,学会必须要赢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在这个问题上,学会必须要作出自己的努力。”杜子德说,“对重大的技术问题、政策问题,学会的影响力还很小。对政府的决策,学会没有声音或者声音很小,学会发挥的社会责任还不够。我们不能抱怨,要实实在在地做点事。”

   有关专家同样注意到认可问题。何建宇说,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科技社团的进一步认可和支持相当必要。认可体现在国家相关的科技主管部门应该更加重视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能够发挥的独特功能,如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认可、同行评价等,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将一些可以由科技社团承担的功能放手转移给社团,为科技社团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加快完善非营利社团免税或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这个话题,让杜子德和高伟都有“苦水”要倒。高伟说,消防协会每年收入的20%~30%用于纳税,与计算机学会的情况基本相同。“我们是非营利机构,为何要与企业缴纳一样的税?”他们心中都有这样的困惑。

   试点学会的改革,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沈爱民说,“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的同仁都有一个共同愿望,那就是把学会改革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的富有激情和愿景的事业,争取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的创新发展,能够为推动中国社团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学会的生存源于创新,学会的活力源于竞争,学会的发展源于政策支撑。因为其不同于企业,不同于事业单位,不具备政府资源,不具备可靠的资金来源,但又是一支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可或缺的力量。(《大众科技报》记者 江道辉 付丽丽 2011年4月12日)


“学会”交流

  ——科技社团改革创新启示录之二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学术交流的意义。

  论文弱 交流少

  学术会议期盼争鸣

   如今,我国的学术交流从量上看,已经进入了繁荣期。

   4月7日,在2011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透露了这样一组数字:全国学会举办的国内学术会议从2006年的2897次,上升到2010年3351次,增加15.7%;参加人次从43.4万增加到60.3万,增长近39%; 交流论文总篇数从2006年的20.7万篇增加到2010年的26.7万篇,增长28.8%;体现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学术年会开始增多。

  然而,数量的增长却并不一定意味着质量的提高。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认为,当前,学术交流承办主体多元化是造成学术会议数量上升、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都在承办学术会议,特别是一些论坛型会议打着学术招牌,采用的是行政模式,追求的是规模级别,完全偏离了学术会议的基本规律,加上一些“走穴”专家的吹捧,使得一些实际上被广大科技工作者所摒弃的会议鱼目混珠。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注意到了某些学术会议表现出的不良学术生态,曾专门制订了以提高学术会议质量为目的的工作方针,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但目前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

   专家指出,作为学术交流,学术会议的质量首先就应该体现在交流的论文质量上。而目前的现状是,高质量的会议论文征集起来存在一定困难。现有的科技评价体制对会议论文重视不足,使得一些科技工作者不愿意将高水平的论文交给学术会议,而宁愿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即使拿到学术会议上交流,也唯恐引起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上述原因只是学术会议质量不高的一些浅层次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一些必不可少环节的缺失。当前的学术会议常采用大会报告式,报告后简单安排几次提问甚至不安排提问,互动交流不够充分。争鸣,在不少学术会议上是稀缺的。

  重质疑 求创新

  学术沙龙广受欢迎

   “科学的本质是批判,交流的本质是质疑”,质疑与争鸣应是学术交流的重要环节,不该缺失。由此,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提出,要还学术交流的本来面目。什么样的本来面目?那就是:质疑机制和质疑精神。

   科技创新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积累到发散的客观过程。

   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不仅是DNA模型的诞生地,也是1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验场所。该机构认为,真正激动人心的原创性科学,不是通过计划产生的,而是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究,激发科学家原创性思维。该实验室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佩鲁兹(Max Perutz)就此提出:科学发现是不能计划的。

   源于上述理念,为贯彻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2006年推出了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致力于为萌芽时期尚未获得学术主流认可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以及学术灵感提供宽松、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

   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介绍,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特征很鲜明,概括起来说就是“三四五六”。 三倡导(倡导大胆创新、倡导交流互动、倡导争辩质疑)、四没有(没有门槛、没有权威、没有领导、没有框框)、五突出(主题新颖性、人员专业性、形式发散性、学科交叉性、成果科学性)、六自主(沙龙议题、议程、会议形式、召开日期、会议地点、参会人员)。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营造了良好学术交流氛围,已经逐步成为一项高层次、重质疑、求创新的小型系列性学术交流活动,体现出科技社团新的学术交流特色,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也带动了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组织类似的活动,沙龙的辐射面逐渐扩大,品牌效应已经凸显。

  有特色 分功能

  五大平台相得益彰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只是中国科协“十一五”期间大力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原始创新的平台之一。

   “十一五”期间,中国科协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主要围绕五大系列展开。每个系列都以一个或几个标志性活动为支撑,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以择优支持重点项目形成覆盖面,点上示范,面上铺开,各具特色、不同功能的学术交流平台逐步完善,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步扩大。

   中国科协年会是综合交叉系列的“领头羊”,遵循“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理念。“十一五”期间,分别在北京、武汉、郑州、重庆、福州召开5次科协年会。每次年会均有几十、上百名院士参加,举办高规格的特邀报告4~5个,设立分会场数十个,接收会议学术论文数千篇,参加会议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数千名。

   2009年新设立的中国科协论坛作为前沿高端系列的支撑项目,是科技工作者对前沿热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的平台。论坛以强调主题前沿性、人员高端性和规模小型性(20-30人)为主要特征,每期就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重大工程技术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研讨,力求主题新颖,形式灵活,探讨深入,注重实效。包括院士在内的各学科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活动,围绕会议主题各抒己见,并在会后提出高水平的学术备忘录,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学建议,对推动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引领前沿科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每年举办的青年科学家论坛,目前已成为长期性、系列性、高水平、受到青年科学家广泛好评的专门学术平台。

   学术服务活动是第三个系列。学术服务活动主要依托全国学会和各级科协开展,紧密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现实问题,联合相关学会和专家积极出谋划策,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已举办3年的热点学术问题报告会,紧扣社会公众关注的科学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高层学术报告会,邀请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全面、专业的科学分析与评价,正确引导公众与舆论,充分体现了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学术建制系列则着眼于提升学术建设能力。本系列标志性项目是学科进展研究与发布。目的是加强中国科协学术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促进学科协调发展,拓展学会工作领域,树立全国学会在学科发展研究中的导向性和权威性。学科发展研究及发布项目得到全国学会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先后有225个/次全国学会提出申请,经中国科协常委会学术与学会专门工作委员审定,其中85个全国学会和有关单位承担了5年来的学科发展研究任务,先后完成物理学、地理学、化学等85个学科发展分报告104卷,学科发展综合卷4卷,总计发行约22万册。先后有近万名科学家和专家参加学科发展的研讨,有5000余位科学家和专家参加学科发展研究执笔撰稿。

   在21世纪的今天,学术交流当然不该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会议,和新闻一样,学术交流也越来越重视时效性。学术在线系列的建设也就应运而生。互联网、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参与学术交流的主体的地域范围更广、更具开放性,学术交流主体间不再受身份和地位的限制,学术交流的成本更低,学术信息的共享性更强,交流更具时效性。

   网络论坛、博客、维基、群组日历、群组通告、学术会议在线、开发存取资源平台、网络学术交流平台等,现在都已被用来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例如,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通过网络进行直播,拓展了学术交流的空间。

  形式新 主题新

  终极目标力促创新

   学术交流不仅要在形式上追求创新,在主题上更需要创新。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科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反过来看,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又不断地给科技提出新的课题。一些日益复杂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如地震、全球变暖、物种灭绝等需要科技发展给出解决之道。

   为适应这种需要,传统的学术交流也要由以纯科学研究为中心,逐渐向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式转变。

   这种趋势已经露出端倪。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人类重大健康问题等全球性科学难题的学科会议,近年来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世界如此,我国也是如此。

   “十二五”时期,中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并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学术交流的基本功能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交流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原始创新的有效途径。

   同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也是全国学会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中国科协为国家需求服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抓手,作为科技社团的学会,没有理由不学会交流。(《大众科技报》记者 江道辉 2011年4月14日)


“学会”传播

  ——科技社团改革创新启示录之三

  “不发表就死亡。”对科研人员来说,发表论文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播出去的头等大事。

   中国科协曾做过调查,在我国科技工作者获取学术信息的渠道中,学术期刊稳居第一,比例为84.4%,远远高于其他的学术交流渠道。这就意味着,发表论文是传播科研成果很有效的一种途径。论文的主要载体,就是科技期刊。

  从地域上看,欧美发达国家拥有的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数量占绝对多数。这多少能够说明,一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可以被认为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之一。在我国的科技期刊方阵中,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家队。

  2006年以来的5年,这支国家队的建设取得了新进展,迈出了新步伐。  

  学会办刊 优势明显  

  科技期刊源于科技社团及科学交流,学会办科技期刊,天然有优势。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任胜利认为,学会(协会、研究会)普遍拥有分布广泛的本领域的专家会员,这种较强的学科和专家优势使得学会期刊很容易建立权威且国际化的编委和作者队伍,从而使得各主要专业学会所出版期刊的学术水平及影响力在各自领域中均处于领先位置。

  任胜利的判断在不久前获得了数据支持。

  3月17日,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揭晓,10个科技期刊获此殊荣,其中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占了6种。而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有1003种(截至2010年年底),只占我国科技期刊的20%左右。“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基本能代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水平。”尽管优势十分明显,但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感觉并不轻松。

  毕竟,与国外高水平的科技期刊相比,我国的科技期刊还有很大差距。

  打造精品 获评“优+”

  有差距,就要奋起直追。为增强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培育一批在学科和专业领域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精品科技期刊,从而带动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中国科协从2006年开始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并提供工程项目经费资助。

  5年来,精品期刊工程遵循“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专家评审、公开公正;择优支持、动态管理;年度考核、追踪问效”的基本原则,围绕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科技期刊国际推广计划、科技期刊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等,有效推进了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对科技期刊支持力度最大的项目,受到了科技界和科技期刊界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副主编苏青看来,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是集中力量办大事。“非常好,值得赞赏,可圈可点之处不少。”圈点之前他还特意对记者“声明”:“《科技导报》没有进‘工程’,所以我能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客观评价。”

   “我国有5000多种科技期刊,但缺乏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大而不强是现实。”苏青圈点的是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遵循的第一个原则:明确目标、突出重点。“5000多种期刊,平均用力没有必要,效果也不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有条件、有特色的科技期刊重点支持,帮助这些科技期刊快速成长。这样,好钢就用在了刀刃上。”

  苏青对分类支持也很认可。精品期刊示范项目包括了3类:培育国际知名科技期刊(A类)、培育国内领衔期刊(B类)、培育精品科技期刊的后备力量(C类)。“这种做法考虑了中国的国情,有中国特色,我们不必一味追求办好英文刊,把自己的长项做长了,也很好。”

   “我更欣赏工程的动态管理。”任胜利对记者表示,现在不少项目一旦进了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你注意观察,连续5年获得资助的科技期刊并不多,可见精品期刊工程不是“保险箱”。“强调期刊之间的竞争,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中国科协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对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作用非常大。任胜利得出这个结论。

   用数字说明问题,总能“一针见血”。《植物学报》(英文版),连续5年获得A类资助。据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JCR公布的数据,2010年,该刊的影响因子较上年增长62%,达到1.396。类似的数据,还有很多。

   据沈爱民介绍,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于2009年在财政部组织的绩效考评中获得“优+”的最高评价,专家还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数字时代 始终在线  

   科技催生了网络,网络助力科技的传播。“数字出版与传播技术使得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发生结构性转变。随着学术论著在线搜索与获取的日益普及,学术出版不可避免地趋向于‘在线与互联’,即所有内容都必须在线和互联,否则,它就不可能存在。”任胜利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情有独钟。

   中国科协于2009年设立了“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试点项目”,以支持全国学会建立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信息发布并集成各类资源的一站式网络平台,重点支持主办或参与主办多种科技期刊学会的数字平台建设,首批支持了中华医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药学会等4个学会,目前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

   在4月7日中国科协召开的2011学术建设发布会上,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协学会与学术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表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正由传统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模式转变。

  目前,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自建网站数量明显增加,绝大部分期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站功能日趋完善、内容更加丰富。2007~2010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自建网站所占比例由49.9%增加到64.0%,“一刊单独上网”和“数刊联合上网”的比例增加了13.1个百分点。实现网络预出版的期刊由6种增加到31种,英文版界面的网站增加8.5个百分点。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开放程度日益加大。2010年中国科协1003种科技期刊中有开放获取(OA)期刊241种,占24.0%,比2007年的140种净增101种,所占比例增加8.4个百分点。其中英文版期刊30种,占中国科协全部70种英文版期刊的42.9%。中国科协OA期刊开放全文回溯年代有明显加长趋势,将创刊以来所有全文全部开放的期刊由22种增加至64种。

  开放获取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的5年增长率分别高于非开放获取期刊7.3、6.2和59.0个百分点,通过开放获取,切实提高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立足国内 走向国际  

  2006年开始,中国科协设立科技期刊国际推广计划,2009年开始在该计划中重点支持英文版期刊的发展,打造科技期刊“走出去”队伍,重点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提高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2006~2010年,中国科协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投稿呈上升趋势,所发表论文中,国际论文(所有作者单位均来自国外)所占的比例由2006年的5.7%上升到2010年的14.0%。此外,中国科协英文版科技期刊出版频率较快,高于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整体水平。

  稿源国际化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中国科协英文版科技期刊论文引用作者的国家(地区)分布较论文作者国家(地区)分布更为广泛,平均为40个。其中,有8种期刊的海外引用比例已超过50%。

  应该说,实施科技期刊国际推广计划重点支持英文版期刊以来,英文版科技期刊出版能力不断增强,学术质量稳步提高,国际化建设卓有成效,编辑能力和视野也得到拓展。但在任胜利的眼里,中国科技期刊离“胜利”还很远,国际学术影响力还很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也不例外。

  任胜利认为,高质量稿源的缺乏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缺少高质量稿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我国的研究评价不重视国内期刊,导致越来越多的优秀论文外流,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其二是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普遍不高,缺少竞争力。这两个方面互为因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如何改变?首先就得打破“SCI崇拜”。

  SCI在当今科技界虽屡遭诟病,但风光依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游苏宁说,李国杰院士曾戏谑地评价道:“SCI成了stupid Chinese idea(中国人愚蠢的想法)”。这种现状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论文审稿和发表的费用、中文版权的回购以及国外重要数据库的使用等,不仅要耗费巨额国有资源,而且势必使我国的优秀科研成果不能为中国的同行首先获悉,也使得国内的科技期刊在学术水平和国际化方面面临极大的困境。

  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保护中国的科技期刊。

  苏青也对眼下一些评价方法表达出不满:“到底是看研究成果的水平还是看它的‘出身’?在考核、评价科技工作者的时候,能不能多看他的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而别去考虑成果发表在什么地方。”他举例说,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果无论是发表在《数学学报》上,还是发表在一所普通大学的学报上,论文的水平不都是一样的吗?

  对于国际化,苏青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是科技大国,不是科技强国,所以不能太着急。不要想着三五年立马见效果,那是急功近利。科技期刊的水平,离不开培育它的土壤、环境以及国家的科技实力。”

  “选择长期坚守,坚持不懈地把精品期刊工程做下去,你就会看到中国人自己的Science。”

  这不仅仅是苏青一个人的期待。 (《大众科技报》记者 江道辉 2011年4月19日)

来源:《大众科技报》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