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中国科协举行学术报告会 就热点科学问题发出声音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10-05-19

  5月17日,中国科协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了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为主题的2010中国科协学术报告会。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出席并主持报告会。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全国学会和相关社团的负责同志,部分高校师生,以及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共40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气象学会承办,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农学会和中国预防医学会协办。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表示,近年来,公共卫生安全、转基因技术、全球气候变化、地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问题引起了媒体及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相关问题的认识,代表科技界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发出声音,表明态度,这是中国科协的重要职责,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据此,中国科协决定举行2010年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邀请了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主任医师等4位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防灾减灾、转基因作物、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疫苗免疫等有关社会和科技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评价,深入地探讨了其成因与机理,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教授的报告题为《自然灾害与综合防灾减灾》(苏维冰 摄)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教授作题为《自然灾害与综合防灾减灾》的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近年来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巨灾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为沉重的影响。加深对自然灾害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建立政府-企业-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尤其是巨灾防范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史培军教授从自然灾害包括巨灾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其基本特征,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和强度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总结了灾害风险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同时,在总结灾害及巨灾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加强综合减灾”和“防范巨灾风险”两大策略以应对自然灾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研究员做《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及其安全性评价》的学术报告(苏维冰 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及其安全性评价》。他指出,转基因育种是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的延伸、发展和新的突破,它与传统育种技术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基因进行转移,不同之处一是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实现更为精准、快速、可控的基因重组和转移,使定向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因而在抗病虫、抗逆、高产、优质等性状改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更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全球转基因作物规模化应用已逾14年,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年增长率仍然高达7%,总面积达到了1.34亿公顷,每年数亿人群食用转基因食品(美国市场70%的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我国多数食用大豆油也是转基因产品),迄今尚未发生具有科学实证的转基因食用和环境安全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一贯支持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08年国家正式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又将生物育种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历经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独立的转基因育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转基因作物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已领先于发展中国家,水稻、棉花等转基因作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并进入国际前列。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研究员作《关于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争论与质疑》的学术报告(苏维冰 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研究员作《关于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争论与质疑》的报告。他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在分析气候变化事实,探究气候变化机理,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总体上升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工业革命以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很可能是1950年以来大部分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关于气候变化科学争论和质疑的焦点和科学不确定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近百年气候变化观测事实证据的完备性、人类活动与自然因子作用的相对贡献大小、气候模式和利用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可靠性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的严重程度等方面。自2009年11月以来,国外媒体陆续“披露”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表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多处评估内容不实、论据不牢或引用文献不正规等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集中在个别论据的可靠性方面,并不能推翻其主要评估结论,不会从根本上影响IPCC及其评估报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更不足以影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和合作行动。客观来看,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争论是正常的。对于气候变化及其成因与影响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之争,将推动气候变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才能解决或减少气候变化科学不确定性。但我们不能以此否认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不能否认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艰巨性和现实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主任医师作题为《中国疫苗免疫现况与挑战》的学术报告(苏维冰 摄)

  最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主任医师作题为《中国疫苗免疫现况与挑战》的报告。梁晓峰主任医师在报告中回顾了我国开展免疫工作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前景,以及免疫工作在保障国民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免疫规划全面展开以来,疫苗在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据估算,疫苗针对的儿童传染病减少了3亿多人的发病,减少疫苗针对传染病死亡400多万人。2008年,国家免疫规划进行了扩容。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疫苗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经达到将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降到<1%的目标,乙肝疫苗的接种减少了大约1600万~2000万的HBsAg携带者。我国开展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不仅在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而且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人群大规模接种工作,使甲流疫苗在我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扩大乙肝疫苗接种范围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流动人口和薄弱地区的免疫预防工作仍然面临挑战。对于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EV71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在中国的使用还需要评价疫苗的有效性和开展流行病学、成本效益分析和收集监测数据。同时要开展结合疫苗、联合疫苗的研发和使用。要提高社会对免疫预防的关注度,还要消除公众对疫苗安全性信任的疑问。

  报告会上,四位专家分别就听众、新闻媒体和网民关心的防灾减灾、转基因作物、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疫苗免疫等问题作了解释和回答。

学会学术部供稿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