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首届广州科技创新论坛献策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10-03-31

日前,在广州市科协和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举办的广州科技创新论坛上,来自医学、建筑、农林等领域的钟南山、吴硕贤、骆世明等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探讨自主创新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为广州市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出谋献策。

论坛现场(林智斌 摄)

  据悉,本次论坛是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以后举办的首个学术论坛,来自各行业的300多名科技工作者代表到会听取了专家的报告。广州市人大副主任李力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她表示广州要实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目标,需要广泛积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型的优势企业,培养和引进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希望专家、学者们能够为广州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出更多好的建议和对策”。广州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苏晋中表示:希望广州地区女科技工作者能够撑起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的“半边天”来,为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出一份力。

  2009年底,广州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举办广州科技创新论坛,旨在有效组织女科技工作者,为广州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工作做贡献。

钟南山作报告(林智斌 摄)

  钟南山:生物医药要让大多数病人能够得益

  在论坛上,钟南山院士再度阐述了他对于科技创新的理解:“‘创新’应该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过程,首先要先有发现或者发明,然后要通过这个发现或者发明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算是创新。”

  钟南山从生物医药的专业角度出发,对广州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把中医药作为生物医药研发的重要范畴,二是要根据中国人的种族特性进行个体化防治,三是要重视对已有药物和技术的二次开发。“发展生物医药,要使得大多数人得益。我们不能忘记温家宝总理说的话‘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药卫生服务’,要以方便、廉价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让太多数病人能够得益。”钟南山院士的讲话使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吴硕贤作报告(林智斌 摄)

  吴硕贤:要重视建筑业的技术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是建筑技术专家,目前他担任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硕贤认为建筑物是资源跟能源的固化物,也是最大的终端用户,它的耗资和产值巨大,并且能带动较多的上下游产业,其中包括交通运输、建材、冶金、化工、轻工、机械、电子、纺织等50多个行业,牵动的相关产业非常多,我国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如果建筑业不作为这些都将成为空话。“广州至今仍在热议的垃圾围城问题和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一旦很好地规划和解决了建筑业的问题,很多垃圾都不会被制造和生产出来了。”

  吴硕贤表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还存在例如低碳城市研究、绿色建筑设计、智能交通等等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建筑业应该成为我国基础研究跟技术振兴重点关注的重要领域,应该成为科学技术重点支撑的行业之一。他建议广州市要重视对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呼吁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到建筑业施展身手,共同开展研究,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广州做出贡献。


  骆世明:生态农业是“生态”的农业

  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是生态学教授,从事生态农业研究多年,在科技创新论坛上,他一登讲台便切入主题,从最近几日的毒豇豆事件说起,继而谈到放心菜的问题,而问题最终直指健康的生态农业发展。骆教授认为,生态农业应当是尽量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种农业形态,套用农民通俗的话说就是“生态农业是‘生态’的农业,不是‘死态’的农业”。他认为生态农业建设要在三个层次做工作,第一个是要由政府和大型企业出面,搞好区域生态规划;第二个是要建好以工业化农业为主要对象的循环系统;第三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在农业中建立一种相互作用关系,从而达到原生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顾涧清:科技界和社科界联手激发更多创新因素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顾涧清曾经担任过《广州日报》副总编辑,有从事媒体工作的丰富经验。在论坛上他围绕城市创新话题,重点谈到推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以科技界和社科界的联手来激发更多创新的因素。顾涧清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而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将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多地担当智囊的角色。“广州要建设国家创新性城市试点,要提升这个城市的自主创新功能,需要通过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用更大的视野来谋划,用更大的力气来创建。”

刘恕作报告(林智斌 摄)

  刘恕:科技界女性40岁前后是事业“第二春”

  论坛专门邀请了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作“女科技工作者与科技创新”报告。刘恕参考《我国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现状研究报告》及中国科协2009年对我国女科技工作者工作状况的调研,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男女科研工作者在工作上的体力差异和心智差异已经基本消除,女性的性别特征在科技工作中优势越来越明显,女性科技工作者同样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刘恕分析了影响女性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传统观念、生育、照顾家庭花去精力,以及信心不足等自身因素。她呼吁社会要认识女科技工作者的群体价值,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能够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专项服务等综合措施,对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生育、照顾子女等性别特征给予理解、关心和支持。她还特别强调,35岁到40岁以后这个年龄段是女科技工作者的“第二青春期”,事业上的成熟和家庭任务的减少,可以使女科技工作者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科技工作中。(卜浩健 编辑:黄淑曼)

广州市科协供稿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