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中国科协调整部分奖项女性申报年龄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10-02-03

  近日,笔者从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获悉,不久前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智勇等一致同意调整中国青年科技奖女性候选人年龄的建议,从下一届开始,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女性获奖年龄由40岁放宽至45岁。

  据悉,在此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选中,候选人年龄由40岁放宽到了45岁,调整后,候选人年龄在40~45岁之间的有128人,占候选人总数2/3。在2010年1月26日举行的颁奖仪式上亮相的5位获奖女性,年龄最大45岁,最小41岁,受到广泛关注。

  女性40~45岁被认为是科技人才成长的黄金期。受生育、哺乳和子女抚养教育等影响,女性在事业发展上比同龄男性滞后5年左右时间,且退休时间比男性早5年,女性科研生命基本上比男性短10年。40~45岁是女性科研人员的丰收期,但很多基金、奖励项目的年龄限定在40岁。这些来自传统观念、政策等因素影响了我国女性高端人才的成长,导致了女性科技人才基数较大而拔尖者较少的现象。

  近年来,高端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召开座谈会,就女性科技人才成长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等与会者呼吁要高度重视、大力促进女性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女性拔尖科技人才的成长,要从制度、政策、资源以及社会舆论等各个方面为促进更多女性拔尖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2009年中国科协举办的女科学家高层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提到,在高端科研领域中,女性所占比例较少。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指出,在我国的科技殿堂中存在着女性“高位缺席”现象,虽然女性科技工作者在我国整个科技工作者队伍中所占比重并不低,但女科技工作者队伍的质量优势相对较弱,女科技人员的状况好比“金字塔”,层面越低人数越多。

  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达到1970余万,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38%。到2008年,在校女硕士研究生达到144217名,占在校硕士研究生的46.2%。然而相关数据也显示,两院院士中,女院士仅占5.01%;“973计划”选聘的首席科学家中,女性占4.6%;“长江学者”中,女性占3.9%;第一届至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中,女性平均占8.4%;“863计划”的专家组中则根本没有女性。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赵颖)

信息中心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