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即将揭晓之际,《人民日报》回访几位第一届道德模范   道德力量在传递(人民观察)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09-08-11

  大学毕业时,杨怀保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一路走来,一路风景如歌,一路也满腿泥水……大学时光已经远去,我选择奔跑!”

  踏上人生新的起跑线那年,带着重病缠身的母亲、失去劳动能力的父亲和幼小的弟弟一起上大学的杨怀保,当选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两年过去,新的一批主要由群众推荐投票评选的道德模范即将产生。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目前已经进入对选票的最后统计阶段。截至公众投票结束,选票统计部门接收到来自平面媒体、网络、手机的选票超过1亿。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共有43位首批全国道德模范、283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在全国100个城市举办了1600余场宣讲交流会,场场爆满。

  “评选道德模范,决不仅仅在于发现和树立几个道德标杆,而是把评选过程变为一个动员全社会参与道德建设的过程”,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说。

  示范效应扩大

  前不久,湘潭大学400多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听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讲台上的“教员”也是一名学生——文花枝。课上,她与同学们分享入党心得,探讨人生理想。

  曾经是一名优秀导游的文花枝是53位首批全国道德模范之一。从入学至今,文花枝已为5000多名学生上过16堂党课。

  杨怀保现在成了大忙人。采访前一刻,他刚从湖南岳阳县风尘仆仆赶回来。顾不上旅途疲劳,一落座就介绍起由他发起倡议的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孝基金。刚刚在岳阳县结束的“怀保孝心行”是孝基金首次公开亮相。基金会从200多名报名者中精心挑选出26名志愿者,开展“孝心拍摄全家福”、“孝心派送电话卡”、“孝心洗脚”等活动。

  “在熟悉的人群中推举好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已开始在平常生活中显现。据中央文明办协调组负责人介绍,从去年起,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如今扩展到每月评选一次,“好人榜”上的名字每天都在递增。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的道德观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如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来自基层的道德模范的‘凡人善举’正是道德观生活化的具体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在道德上有所作为,全社会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社会效应持续

  安徽展开了向徐辉、李玉兰等道德模范学习活动。

  从事燃气服务工作18年,徐辉和他的假日服务队已经成为合肥市民心中优质服务和诚信服务的品牌。“以前只用想着做好自己的工作,现在得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诚实守信”模范徐辉说。

  在合肥燃气集团公司蜀山区服务所,所长徐辉的“追星族”很多。

  复转军人吴熊飞,去年转到徐辉所在服务所,主动拜徐辉为师。吴熊飞坦言“从老师身上学到的是技术,更是对待工作与他人的那份执着与真诚。”如今,吴熊飞也成为徐辉假日服务小分队的主要成员。“你身上越来越有徐辉的影子了。”同事们笑言。

  这正体现出道德模范的辐射效应。

  今年3月4日,以“助人为乐”模范孙茂芳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岗亭在北京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挂牌,10名北京联大学生成为服务岗亭首批志愿者。从一个人到一个集体,更多的人接过道德模范的“接力棒”,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已经成为北京的一张名片。

  去年奥运期间,以李素芝、张云泉等道德模范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伍始终活跃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如今,像“吴天祥慈善小组”、“许振超群体”、“林秀贞式好人”这样的群体,在各地不断涌现……

  道德模范的典型效应正转化为群体效应,进而扩散为社会效应。

  时代需要楷模

  “普通人选普通人,这是道德模范评选过程中始终把握的基调。”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委、湖南常德孤儿院院长杨绍军说,道德模范评选的轰动效应来自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候选人从全国近3万名普通人中海选产生,而且从不同渠道的投票到锁定结果,全程由百姓充分参与,充分表达意见,这种机制保证了评选广泛的社会性。

  “2007年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一开始,社会反响非常热烈,群众十分关注”,中央文明办协调组负责人介绍,首届评选时各地群众推荐自己身边的道德模范候选人上万,首届评选群众选票3000多万。“这说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推进道德建设的巨大力量”。2008年初,中央文明委决定将评选长期开展下去,每两年一次。

  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在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中,数不清的“平凡英雄”在默默付出——回家途中一路扶危济困、关爱他人的“当代雷锋”朱应武;自费到湖南参加抗雪救灾的13位河北“唐山好汉”;踊跃参与“绿丝带”互助行动的贵阳普通市民;冒着余震,打着应急灯浩浩荡荡自发赶往都江堰运送伤员的数百名成都“的哥”……

  “这是一个需要楷模的时代。这些普通人深深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同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位网友的留言说出了当下公众的心声。

  已是第二次担任评委的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吴潜涛则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本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中,有近30名来自上届的提名者,“这说明他们在道德的实践中趋于成熟,他们的道德品质具有稳定性”。

  “公民积极参与道德模范评选的过程就是一种主动的道德实践。尤其是网络投票使得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进来,他们对道德的关心,说明道德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孙春晨说。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

Baidu
map